我们好像不离开家乡,就无法理解什么是乡愁。这种感觉,说不清道不明,却又是真实存在的。但随着距离越来越远,家乡的一切反而愈发清晰了。不远处的淮河堤坝,沿河公园的片片垂柳,还有夹杂着水汽和一点鱼腥味的风,构成了我对家乡最深的记忆。
在淮河两岸生活的人们,似乎都对淮河水有着别样的情感,想到家乡,总会想起它。看上去并不宽的淮河,弯弯地环绕着家乡小城。家乡的人们,祖祖辈辈都在这里生活,我们与淮河水紧密相连,淮河水养育了我们,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来源。在小城悠闲的生活节奏下,我们习惯于在傍晚,沿着淮河堤坝走一走,看着黄昏的景色在淮河水的映照下缓缓移动,看着低垂的天空中铺满的粉色的云,感受着淮河赋予我们的宁静。
但其实,淮河从不是一条岁月静好的河流,在漫长的岁月里,它曾被黄河夺走过入海口,也曾变为长江的支流。淮河是一条在两条大河夹缝中生存的河流,它失去了入海的能力,于是在皖北平原徘徊往复,肆意流淌。淮河水灌溉了淮河两岸的数亩农田,但一场暴雨,却也能淹没这里的人们一年的辛劳。家乡的人们常年与淮河共同生活,淮河水绕着人们缓缓地流淌,流进了淮河两岸人民的心中,也流进了人们的骨血中。
我的父辈、祖辈们大多都是从事水利事业,因此小时候总听父辈们讲起曾经的淮河,再听他们感叹如今的淮河。隐隐约约听过父亲提起一九九六年的淮河蓄洪,那时可能只是当作一个故事听,毕竟自我出生起,从没有亲眼见过那样的淮河。然而就在今年的梅雨季节,连日急骤的暴雨让原本的淮河堤坝不堪重负,淮河的水位飞速上涨,当水量越积越多,危及下游的江苏上海时,为了保护淮河上、下游安全,家乡这座小城的人们舍弃了自己的家园、农田,破堤行洪,将洪水留在了这里。在记载中,这已经是第十次,家乡的人民选择把洪水引向自家门口。这是我第一次亲眼见到原本停留在叙说中的场面,看着曾经开遍油菜花的土地一点点被淹没;看到淮河堤坝被越加越高;看到淮河边集装箱房彻夜的灯火通明;以及从父亲在抗洪前线发来的照片中看到的,老人们眼中流露的深深的不舍。也许只有要离开家园的人们,才真正懂得什么是“故土难离”。
因为家靠淮河堤坝,我无数次经过那里,白昼和黑夜,看着防洪观察点的灯火,看着被淹没的农田,看着祖辈、父辈甚至于我辈,无数的身影奔波在抗洪前线,我才真正意识到家乡的淮河精神的传承,那大概是流淌在淮河两岸人民血液里的踏实、无畏与奉献。
“收了淮河弯,富甲半边天。”这是我自小就知道的歌谣,是淮河两岸人民自豪的传唱,是对淮河的安宁最真诚的向往和希望。我相信,淮河精神会一直传承下去,就如淮河水一般,奔流不息。(作者系2019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