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是莎翁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品中触不可及的深度和难以把握的复杂性吸引着大批学者为之着迷疯狂。主角哈姆雷特受到的关注与头顶的光环远远超过了剧中其它人物。有关于奥菲莉娅这位美丽优雅、充满悲剧色彩的女性的解读主要是集中在她对哈姆雷特爱情的背叛、“她充当了敌人的工具”上,将哈姆雷特对奥菲莉娅的伤害以及她的死亡归结于咎由自取。可是单单从哈姆雷特的角度去看奥菲莉娅是不公平的,如果从奥菲莉娅本身出发看他们的悲剧爱情,去看哈姆雷特甚至奥菲莉娅本身,那么得到的看法是远远不同的。
奥菲莉娅在全剧中可以说是一个真善美的化身,在戏剧中莎翁用极重的笔墨从不同人的视角与口吻描述了奥菲莉娅的美貌。几个世纪以来,“美”逐渐成为了奥菲莉娅的“代名词”,倾倒众生。
奥菲莉娅的形象似乎是完美无瑕的。她出身名门,年轻貌美,善良纯洁,温顺谦和,然而就是这样一朵温室中培养的玫瑰花、被百般呵护成长起来的大家闺秀,却突然之间连遭横祸,最终精神失常,香消玉殒。奥菲莉娅的悲剧不仅符合亚里士多德确立的“好人受难”原则,她对哈姆雷特的爱情的悲剧、人生的悲剧,还有她的无辜受难,让她的悲剧显得更加可悲。
奥菲莉娅在发疯前,更多的是作为一个美的符号而存在。在这之前,除了她的美貌,我们对她似乎一无所知,剧本中从别人的话语中构建出了奥菲莉娅的美貌,却很少正面描写奥菲莉娅本身。莎士比亚时期的英国在文艺复兴的冲击下,虽然人们的生活、思想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改变的力量并不足以动摇当时早已根深蒂固的男性意识。女性是被凝视的角色,也因此丧失了自己的话语权。因此在剧本中我们可以看到,奥菲莉娅作为一个凝聚着真善美的花季少女,完美而柔弱,没有自己的声音,一直处于受控的、从属的“弱者”“他者”地位,这是男权中心主义压制的结果。她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各方的重创,并且从直接原因来看,正是她的至亲至爱之人,为了各自的目的,一步步将她逼入绝望之境。
奥菲莉娅不是一个没有头脑、缺乏理性的人,相反在哥哥雷欧提斯劝诫她不要沉迷与哈姆雷特的爱情和情欲时,她一面答应,一面反唇相讥,足以见她的聪慧和敏锐。可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她只能尽“听话的本分”,而不能有表达自己想法与意见的权利。她遵从她哥哥和父亲的命令,哥哥一再叮嘱她不要接受王子的爱,她的父亲在一开始知晓她和哈姆雷特的爱情时对她也是几番训诫———“简单一句话,从现在起,我不许你一有空闲就跟哈姆雷特殿下聊天。”为了邀功,父亲把她作为工具无情利用,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迫成为国王试探哈姆雷特的工具,也因此招来了哈姆雷特的猜忌与厌恶。作为一个女性,一个女儿,一个他者,奥菲莉娅只能尽可能地保持沉默,沉默被理所当然地看作“女性的美德、高雅的举止”,直至沦为任人宰割的羔羊。
奥菲莉娅在全剧的冲突矛盾之中扮演的更多的是一个被裹挟的角色。因为父亲以及她自己对哈姆雷特与叔父间的矛盾的不知情,她成为了哈姆雷特的对立方。无论是父亲、哥哥、甚至于哈姆雷特与王后,不管他们出于何种目的与心情,都是带有自己的目的去打造奥菲莉娅,甚至把她当作工具去利用。随着剧情的发展,矛盾冲突愈演愈烈,奥菲莉娅的葬礼也成为了矛盾冲突的一个背景,她的尸体再次成为了一个工具,一个哈姆雷特和雷欧提斯竞相博取荣誉和爱的绅士之美名的契机。
这是奥菲莉娅作为女性的悲剧———处于父亲和恋人的对抗之间,其选择既无法避免又完全被动。她不可能像哈姆莱特那样以崇高的使命感在承受厄运的同时积极寻求出路,纯洁的天性也使她很难容忍污垢和罪恶,选择也因此无异于没有选择。而哈姆雷特与她之间的爱情悲剧,也是她发疯的原因之一。
在哈姆雷特得知叔父杀死了自己的父亲,自己的母亲在短时间内另嫁他人后,为了表现对乔特鲁德的憎恨,他将怒气与愤懑不平发泄到奥菲莉娅上。除了言语上的凌辱外,哈姆雷特将奥菲莉娅的父亲杀死是造成她陷入精神失常的直接原因。奥菲莉娅的难题是究竟该听从父亲的教训做一个乖乖女,还是勇敢地与恋人一起并肩。于是奥菲莉娅的发疯成为了潜意识下的一种策略,正如弗洛伊德对精神病人的研究,发现他们“执着于过去的某点,不知道自己如何去求得摆脱,以至与现在与将来都脱离了关系。他们好像是借病遁世似的。”按照这样的说法,奥菲莉娅的沉江可以看作她的一个逃避。
可是奥菲莉娅的形象,她的深度、厚度正是在她发疯之后有了淋漓尽致的一种呈现,同时也使她身上的悲剧色彩更加浓厚。“姑娘,姑娘,他死了,一去不复来。”这是奥菲利娅“发疯”后唱的第一支歌中的一句话。这句话仅仅是遗留在她脑海中曾经行为的碎片,象征了她向自我世界、自我形象的过渡和转变。借助“疯癫”的自由,诉说了身为女性的痛苦境地。就此,她卸去了“美”的外壳,从一个符号过渡为蕴含丰富意义的经典形象。她的“疯言疯语”不但表达了对社会和命运的不满,也流露出她对父亲、情人那种真挚、温情的爱。她突如其来的“疯癫”不但使人感到震惊和惋惜,让整剧弥漫着悲剧气氛,也为后文她的死亡铺垫了真实可信前提,让悲剧达到难以想象的高潮。
奥菲莉娅的女性特质表明她是软弱的。奥菲莉娅的死亡实际上是一种“自我毁灭”,她死亡的终点丰富了她的形象———强化了对命运和社会的反抗。她不再是当初那个空洞美丽的符号,她的反抗,她的疯狂,她美丽宁静的死亡,在她身上有关于美丽与纯洁的悲剧,使她的形象一步步走向完满。
(作者系2019级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哈姆雷特》是莎翁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品中触不可及的深度和难以把握的复杂性吸引着大批学者为之着迷疯狂。主角哈姆雷特受到的关注与头顶的光环远远超过了剧中其它人物。有关于奥菲莉娅这位美丽优雅、充满悲剧色彩的女性的解读主要是集中在她对哈姆雷特爱情的背叛、“她充当了敌人的工具”上,将哈姆雷特对奥菲莉娅的伤害以及她的死亡归结于咎由自取。可是单单从哈姆雷特的角度去看奥菲莉娅是不公平的,如果从奥菲莉娅本身出发看他们的悲剧爱情,去看哈姆雷特甚至奥菲莉娅本身,那么得到的看法是远远不同的。
奥菲莉娅在全剧中可以说是一个真善美的化身,在戏剧中莎翁用极重的笔墨从不同人的视角与口吻描述了奥菲莉娅的美貌。几个世纪以来,“美”逐渐成为了奥菲莉娅的“代名词”,倾倒众生。
奥菲莉娅的形象似乎是完美无瑕的。她出身名门,年轻貌美,善良纯洁,温顺谦和,然而就是这样一朵温室中培养的玫瑰花、被百般呵护成长起来的大家闺秀,却突然之间连遭横祸,最终精神失常,香消玉殒。奥菲莉娅的悲剧不仅符合亚里士多德确立的“好人受难”原则,她对哈姆雷特的爱情的悲剧、人生的悲剧,还有她的无辜受难,让她的悲剧显得更加可悲。
奥菲莉娅在发疯前,更多的是作为一个美的符号而存在。在这之前,除了她的美貌,我们对她似乎一无所知,剧本中从别人的话语中构建出了奥菲莉娅的美貌,却很少正面描写奥菲莉娅本身。莎士比亚时期的英国在文艺复兴的冲击下,虽然人们的生活、思想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改变的力量并不足以动摇当时早已根深蒂固的男性意识。女性是被凝视的角色,也因此丧失了自己的话语权。因此在剧本中我们可以看到,奥菲莉娅作为一个凝聚着真善美的花季少女,完美而柔弱,没有自己的声音,一直处于受控的、从属的“弱者”“他者”地位,这是男权中心主义压制的结果。她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各方的重创,并且从直接原因来看,正是她的至亲至爱之人,为了各自的目的,一步步将她逼入绝望之境。
奥菲莉娅不是一个没有头脑、缺乏理性的人,相反在哥哥雷欧提斯劝诫她不要沉迷与哈姆雷特的爱情和情欲时,她一面答应,一面反唇相讥,足以见她的聪慧和敏锐。可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她只能尽“听话的本分”,而不能有表达自己想法与意见的权利。她遵从她哥哥和父亲的命令,哥哥一再叮嘱她不要接受王子的爱,她的父亲在一开始知晓她和哈姆雷特的爱情时对她也是几番训诫———“简单一句话,从现在起,我不许你一有空闲就跟哈姆雷特殿下聊天。”为了邀功,父亲把她作为工具无情利用,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迫成为国王试探哈姆雷特的工具,也因此招来了哈姆雷特的猜忌与厌恶。作为一个女性,一个女儿,一个他者,奥菲莉娅只能尽可能地保持沉默,沉默被理所当然地看作“女性的美德、高雅的举止”,直至沦为任人宰割的羔羊。
奥菲莉娅在全剧的冲突矛盾之中扮演的更多的是一个被裹挟的角色。因为父亲以及她自己对哈姆雷特与叔父间的矛盾的不知情,她成为了哈姆雷特的对立方。无论是父亲、哥哥、甚至于哈姆雷特与王后,不管他们出于何种目的与心情,都是带有自己的目的去打造奥菲莉娅,甚至把她当作工具去利用。随着剧情的发展,矛盾冲突愈演愈烈,奥菲莉娅的葬礼也成为了矛盾冲突的一个背景,她的尸体再次成为了一个工具,一个哈姆雷特和雷欧提斯竞相博取荣誉和爱的绅士之美名的契机。
这是奥菲莉娅作为女性的悲剧———处于父亲和恋人的对抗之间,其选择既无法避免又完全被动。她不可能像哈姆莱特那样以崇高的使命感在承受厄运的同时积极寻求出路,纯洁的天性也使她很难容忍污垢和罪恶,选择也因此无异于没有选择。而哈姆雷特与她之间的爱情悲剧,也是她发疯的原因之一。
在哈姆雷特得知叔父杀死了自己的父亲,自己的母亲在短时间内另嫁他人后,为了表现对乔特鲁德的憎恨,他将怒气与愤懑不平发泄到奥菲莉娅上。除了言语上的凌辱外,哈姆雷特将奥菲莉娅的父亲杀死是造成她陷入精神失常的直接原因。奥菲莉娅的难题是究竟该听从父亲的教训做一个乖乖女,还是勇敢地与恋人一起并肩。于是奥菲莉娅的发疯成为了潜意识下的一种策略,正如弗洛伊德对精神病人的研究,发现他们“执着于过去的某点,不知道自己如何去求得摆脱,以至与现在与将来都脱离了关系。他们好像是借病遁世似的。”按照这样的说法,奥菲莉娅的沉江可以看作她的一个逃避。
可是奥菲莉娅的形象,她的深度、厚度正是在她发疯之后有了淋漓尽致的一种呈现,同时也使她身上的悲剧色彩更加浓厚。“姑娘,姑娘,他死了,一去不复来。”这是奥菲利娅“发疯”后唱的第一支歌中的一句话。这句话仅仅是遗留在她脑海中曾经行为的碎片,象征了她向自我世界、自我形象的过渡和转变。借助“疯癫”的自由,诉说了身为女性的痛苦境地。就此,她卸去了“美”的外壳,从一个符号过渡为蕴含丰富意义的经典形象。她的“疯言疯语”不但表达了对社会和命运的不满,也流露出她对父亲、情人那种真挚、温情的爱。她突如其来的“疯癫”不但使人感到震惊和惋惜,让整剧弥漫着悲剧气氛,也为后文她的死亡铺垫了真实可信前提,让悲剧达到难以想象的高潮。
奥菲莉娅的女性特质表明她是软弱的。奥菲莉娅的死亡实际上是一种“自我毁灭”,她死亡的终点丰富了她的形象———强化了对命运和社会的反抗。她不再是当初那个空洞美丽的符号,她的反抗,她的疯狂,她美丽宁静的死亡,在她身上有关于美丽与纯洁的悲剧,使她的形象一步步走向完满。
(作者系2019级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