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沙湖墨韵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沙湖墨韵 > 正文

以爱之名——读《许三观卖血记》有感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鲍雨辰 编辑:张玉敏 时间:2019-09-19 字号: 【大】 【中】 【小】

这是一本想读很久的书,却一直到大一的寒假我才去书店买回来。我亦没有立刻去翻读,它被放在床头,黑色的封面,血色的标题,与旁边的那本《活着》一式一样。

我其实有一些害怕余华的文字,爱他的文笔又惧他所描写的赤裸裸的真实,悲伤与温柔交织的痛楚。

我开始看这本书是大年初四的下午,逃掉了拜年,自己窝在床上,开始看这本书。

已经预料到会是一本不那么给人好过的书,可即使设防,还是忍不住在一些情节掉泪。

所以很想谈谈这本让人潸然泪下的书。

相比起《活着》,我觉得在同样压抑悲伤的基调中,相似的时代背景下,《许三观卖血记》有着温柔的颜色。《活着》是层层叠叠的抹着蜜的刀片,一个篇章就是一次刺痛;而读《许三观卖血记》,在一次又一次的苦涩后,你依然可以寻见生活的希望感。

故事的背景年代仍然是千疮百孔的--正在探索阶段的新中国。讲述了一个平凡的男人的一生,卑微而伟大。以"卖血"串联起整篇小说。处在人生漩涡的家庭悲剧,社会悲剧,时代悲剧中的底层人民许三观,在一个个难关前,无论是娶妻、治病、种种,靠的都是卖血以求平稳度过。而那又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啊,靠着卖血而勉力支撑。幸运的是,这样的时代还是过去了。

我如此爱着余华笔下的人物,你可以很清晰地看见他们如同每一个普通的我们一样,有着性格上的种种不尽人意,对钱、性、面子的欲望,却也反射着生命的亮色,有温度以致触手可及,他们的爱憎悲欢,真实得似乎立在你眼前。无论是三观还是玉兰还是故事中的其他人物,都绝不是非黑即白的。像我们看见许三观的自私、狭隘、爱面子;许玉兰的虚荣、市侩。但每一次人性的缺点显露后,我们又能看见闪烁的善良、爱与宽容。

“一乐看到胜利饭店光明的灯光,他小心翼翼地问许三观:‘爹,你是不是要带我去吃面条?’许三观不再骂一乐,他突然温和地说道:‘是的。’”

这是全书我最喜欢的一个章节,许三观拿着卖血的钱带全家人去饭店吃面,唯独没有带一乐,难过的一乐跑出家门,最后还是被许三观领了回来,许三观一边恼火,一边还是怜爱地领着一乐去吃了面。

这其实是小说中最矛盾而动人的一份感情,三个儿子中许三观最喜欢一乐,偏偏也只有一乐不是他亲生的。狭隘的观念与心胸让许三观自己提醒自己与一乐就是有隔阂,就是不亲,但他最后也卖血来救这个儿子,这就是亲情,虽然一直芥蒂横生、但浓得化不开的亲情。

另一个令我鼻酸的是文末三观在街上哭喊着想吃猪肝的情节。猪肝对他来说已经不止是卖血后必吃的食物,更代表他以血肉换来的家庭、那些逝去的友人、度过的难关,那些文字在纸上跳跃着,我似乎一看见一个满脸是泪的老人在街上蹒跚,想到他为着儿子一次次低声下气地求着,伸过手去以鲜血换家人的健康,巨大的心酸就满溢心房。最后玉兰心疼地带着三观去吃猪肝,她的容颜柔和许多,再也不见曾经的泼辣。

是了,这本书之所以悲惨而动人,不止因为最后相对圆满的结局,也因着里面的大家其实都是满怀着爱的人。因为爱,许三观在给玉兰送饭时在碗底藏着大块的红烧肉;因为爱,许三观陪着二乐的队长一杯又一杯地喝着;因为爱,玉兰带着许三观点了那么多的猪肝和黄酒;因为爱,二乐在风雪夜送一乐以致染病;因为爱,许三观一次又一次地卖血。

因为爱,而有着一次又一次的鼻酸。他们在生活里挣扎的姿态,不再狼狈,而那么温暖。

在爱的盔甲下,时代的凛冽又算得了什么。

最后我想以书中这一段话作为结尾,给予所有努力生活着的人们。

“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带来的味道总是相伴而至,有时这个味道重点,有时那个味道重点,这样才真实。质朴之人,秉持真性情之人,不是一定什么都看得开,不是一定什么都做得对,不是一定什么问题都能解决,但是生活在他们眼里,就像他们的性情一样真,他们的生活中有所守护,有所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他们的生活即使无奈,但总是有一种可以用来面对无奈的幽默,生活的种种不幸中总会弥漫人性的暖意。”(作者系2018级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

版权所有©湖北大学 2016 湖北大学党委宣传部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政编码:430062 鄂ICP备05003305图标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