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众》写于1925年,但是小说中所表现的那令人痛心疾首的“看与被看”的冷漠和麻木却已在鲁迅的心中撕扯多年,他在《<呐喊>自序》中讲到的在日本留学期间的“幻灯片事件”,就正是《示众》中所描绘场景的缩影:“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而围着的便是来鉴赏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
巡警拴来一个罩着白背心的男人示众,街上的人立马蜂拥而至,用看热闹的局外人的眼神打量着彼此。那是一种连首善之区的盛夏的威力和头顶的烈日都烤不暖的冷漠,就如同胖小孩身旁“毫无生气,冷冷地坐着”的包子。小说用外聚焦的视角勾勒出形形色色的“看客”,像皮球一般忽然飞来的胖孩子、赤膊红鼻的胖大汉、工人似的粗人、挟洋伞的长子、戴硬草帽的学生、抱小孩的妇女……外聚焦的写法就好像场景之外的一双眼睛,毫无感情地审视着场景内的一举一动,没有内心情感的流露,没有画外的旁白,只有画内人物的举止和少得可怜的两三言语。场景内外的冷眼旁观恰恰形成了一种更为巧妙的映衬,谁都没有逃出“看与被看”的模式,所有人都像麻木不知的小丑,陷在茫然而无聊的境遇里。
读《示众》,读其中塑造的每一个人物,尤其是“看客”,从中捕捉不到一点“理直气壮”的感觉,相反地,从他们身上表现出的却是可悲的怯懦。他们一边看小丑一样地看着被围在当中示众的人,一边又小心翼翼地“躲藏”着自己,生怕被别人看到些什么,就连强势的胖大汉,也会在白背心盯着他的胸脯看时慌忙低头,害怕自己身上暴露出些许的不妥。
所有人都在本该喧闹的街区压抑着情绪,空气仿佛是死的,偶有两三或许还头脑清醒的人也被这堵人的气氛憋回了话语。一个工人似的粗人首先谨慎地发出了质疑的声音,却被用冷漠来掩饰无知的人群生生瞪了回去。戴硬草帽的学生,本该有着知识分子觉醒而独立的头脑,却也只是嗑着瓜子朝人群之中瞥了一眼就匆匆离去。在这个“看者”与“被看者”皆为庸人的模式中,人人都是空虚的,他们从别人的“可笑”之中,掩盖着自己的寂寞与不幸,寻找着聊以慰藉的乐子,来维持生活的“意义”。
鲁迅的笔下生出过许许多多的 “看客”,他们用可笑的眼神构筑起一个吃人的世界,信奉着蘸血的馒头能包治百病的“真理”。当“看客”作为一个群体出现时,我们会发现这个群体在不断地扩大,甚至连孩子也未能幸免,你看《示众》中像皮球一样弹来弹去的胖孩子,飞奔上来的小学生,你再看《长明灯》中捉弄、敌视疯子的孩子们……用《狂人日记》中狂人的话来说:“这是他们娘老子教的!”当读到抱小孩的老妈子对哭闹着要离开的小孩说:“阿,阿,看呀!多么好看哪!”的时候,又是一种怎样的悲凉与无望?
鲁迅写下《示众》的年代,新旧势力正在交锋,封建礼教依旧在“吃人”。在那样的社会里,人人都耷拉着脑袋,在无事可做的无聊日子里寻找乐趣,以填补空虚麻木的脑壳。因此人与人之间总有那么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人与环境之间也总是生出点隔膜与陌生感,同时还有互相窥视的敌意。《示众》中的每个人都扮演着双重的角色,自以为小心翼翼地窥视着别人,其实也被其他人从头到脚打量了遍,所有人都不可能作为局外人“逃之夭夭”。即便躲过了画中人,“看”与“被看”之后,还是有一位隐含的作者在“看”,用一种悲悯的、哀痛的眼光,激愤、犀利地嘲讽着“看客”的残忍与麻木。我们在读《示众》的时候,又是以怎样的心情和身份呢?我们也在此时置身于“看与被看”的模式中,接受着来自鲁迅和我们内心深处的拷问。
读《示众》的时候,时代已经大变,比起当时的空虚与麻木,现在的生活仿佛多彩又充实,但这并不代表“看客”群体就此消失。我喜欢这篇小说,不仅因为它拷问了当时,更因为它对当下依然有所警示。稍留心一下时事,就会发现今天的“看客”现象比比皆是,我也曾在一个下着雨的阴黑傍晚成为“被看”,那时惊觉被人跟踪,大呼救命,过往的行人大多循着声音朝我看来,却无人上前询问一下发生了什么,更没有人抓住闻声撒腿往反方向逃窜的跟踪者进行审问,他们就像《示众》中的“看客”,一哄而散,去寻找新的“看点”。片刻的安静后,雨自顾地滴落,行人自顾地低头前行。那时我就想起小时候读《示众》时的心理———对被示众者到底犯了什么事充满好奇。这种看热闹的心理大约由来已久了,严重地说,已然成为国民的一种劣性,深深扎根,不管是思想的不成熟,心里的空虚,道德感的缺乏,还是想要明哲保身的怯懦,都让“看客”行为成为了集体性的事实。
可实际上,没有一个人能成为社会与民族的局外人。当我们冷眼看世界、看他人的时候,也总会有人在可察或不可察的地方打量着我们,无助的“荒原”与寂寞的“孤岛”,都太令人寒心。我们在成为《示众》中“看客”的“看客”之后,大约也该让血液流淌起来,做一个有温度的局中人了。
(作者系201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