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过的地方也不算少,欣赏了无数名胜古迹的美景,听闻过许多神奇优美的故事。但是最让我难以忘怀的要算那些老街旧巷了。
走在那斑斑驳驳、凸凸凹凹的石板路上,我仿佛迎面就能撞上一位衣冠飘飘的诗人或故事满身的侠客。
这些街巷一般都是“悠长又寂寥”的青石路面,两边拥挤着古旧的房子或“颓圮的篱墙”,春雨秋雨时节风中也是响着“雨的哀曲”———完全就是戴望舒《雨巷》中“愁怨、凄婉、迷茫”的意境。
但是面对这些街巷我的感觉并不好。它们就像一尊供奉在桌子上的祭品,或者罩在玻璃柜中的文物,只是摆在那里让人观赏和品鉴,缺少人间的烟火气,更不用说还有什么实用价值。
有两处老街却是例外,不仅令人印象深刻,而且终身难忘:一处是我老家钟祥的一条青石小巷;另外一处远在巫山,已经和古老县城一起沉没在江底了。
这两条老街两旁都是些古老的房子、青灰色的屋檐和滴水的檐角。矮矮的墙角爬满青苔,散发着潮湿的气息。老街的人以自己的方式活着,他们的日子就像老街外环绕的小河,缠绵不断又波澜不惊……八十年代初我在钟祥那条老街旁的师范学校读书,经常从老街经过。老街两边的房子全是木板拼成,壁墙依次排列。厚实的青石铺路,和旁边的石柱石槛融为一体,那些石头门槛上的深痕清晰可见,证明着房子的厚实沧桑。这些老街古巷没有刻意的装饰,古朴的模样却有着别样的温馨。
春天小雨的时候,老街弥漫着蒙蒙的水气,就像一副年代久远的水墨画,让人觉得淡定而又朴实。
人稀路闲,路闲街静。很多时候,那些大门都是紧闭的,偶尔有开着的也是深不可测,那些板门安静地挤在石坎的凹槽里,门板上铜铸的牌号已经模糊难辨。
长长的老街好像一条绵延不断的小溪永远没有尽头,巷子里的风永远不急不缓地吹着。
一九九七年,在告别三峡游的那次游程中,我在巫山老县城短暂停留,偶然走到了另一条老街。它也是高低错落的围墙,木格雕花的屋檐,岁月和风雨磨损了当年的风光,却还保存着历史的痕迹。青石板路的隙缝泛着苔色,那些青石被来往的车轮印出的痕,仿佛在诠释着它古老的容颜,讲述着老街的故事……石板街上有几家茶铺,那里有一些悠闲的老人三三两两喝着茶,腾腾的热气从茶壶里冒出,模糊了他们胖胖瘦瘦的面容;也有几个老人家仰于自家门前的老藤椅上,手拿一份报纸,时间仿佛也在这里慢下来。
这些老街能够穿越那么久远的时空,从历史深处走来,尽管容颜苍老,步履蹒跚,但毕竟是自己杵着拐杖在走,不是躺在棺材里的木乃伊。我想,如果没有滋养它们的文化土壤,这种状况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
钟祥古城,历史悠久,古称“石城”,闻名遐迩。石城依山而筑,山势高峻,天险绝壁。石城脚下,西侧平原,汉水奔流,一泻千里。因其易守难攻,遂成军事要地,自古兵家必争。楚王曾经驾幸,美称“郊郢”;屈原、宋玉并驾,歌赋楚辞;“阳春白雪”“下里巴人”皆出故里;子胥台上,吴王大夫伍子胥曾在此点将,立下赫赫战功;明朝嘉靖皇帝登基,石城跃升承天府城。他的父母死后安葬于此,名曰“显陵”,让钟祥留下“帝王之乡”的美名。
老街尽头是著名的“兰台书院”。春秋战国时期,兰台宫殿辉煌,史称“兰台之宫”,是楚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近代,在兰台书院院址上曾经先后创立了许多形式的学校,解放后,兰台书院更名为“钟祥县第一中学”。老街因为和兰台书院毗邻,书院丰沛的文化活水繁荣了周围的城市,也让老街生意兴隆,生活富足。
其实青石板路就像一根根血管分布在中国大地上,它们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见证者和真实记载。从平地到高山,从城镇到乡村随处可见。那些大小不一、错落有序的青石板路各具特色,又充满活力,就像一条条浓缩的艺术画廊。沿着那些画廊走下去,我们可以欣赏各地秀丽的自然景观和多彩的民俗风情。
我在江西一些古老小镇就见过这样的青石板路,它们静卧在长长的老街上,就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无声诉说着自己的故事;又像一行自然朴实的诗行,蕴蓄着悠远浓郁的意境;更像一根根色彩斑斓的五线谱,弹奏着千年农业文明兴衰的牧歌。这些阡陌纵横的石板路既是小镇的交通命脉,也是乡村联通外面世界的窗口。它们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劳作和出行息息相关。
踩着这些石板路,村民从家门走向田地,从屋场上到山岗,不少学子也是顺着这些弯弯曲曲的石板路走向远方,去寻找隐隐约约的理想。
时代的大潮涌动,人们都在追求着现代生活。曾几何时,那些印刻着先民活动场景的旧街和老屋,连同那些蜿蜒曲折、青苔点缀的青石板路仿佛一夜之间就被遗忘在历史的路口,再难寻觅。
有一首诗这样写道:
“有一种古老总让我缅怀,缅怀那一份失去的悠远与朴实;有一种温馨总让我想念,想念那一份难得的悠然与宁静……”
诗中的感叹不也正是我对石板路和古巷的眷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