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朱熹注云:“大学者,大人之学。”也就是高于儒家中教育小孩的关于洒扫应对的学问。这个学问是什么呢?大学的开篇便做了解释---“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就是指在亲近社会中去了解世间的道理,并通过践行此道理去革新社会,孜孜不倦一直到至善的境界。其中目的是了解世间的道理,方法是亲近社会,总结道理,实践道理,革新社会,时间是到至善为止。而这个认识社会的方法是由内而外,由外向内的。
书中所提的“止、定、静、安”是亲近社会前必要的准备。因为世界是物质的,但对于人本身而言他的行为及思想是由他的精神发出的。所以要研究社会首先要放平心态,不可以过于毛燥,不要带有主观臆断,使自己中庸不二。达到了心如止水,便可以达到可虑、可得的地步。使人可以以平常心开始亲近、研究社会了。
但是社会毕竟是庞大的,“欲明明德于天下”是终极目标,却是不可能一气呵成的。所以大学将其由大到小分成了八个条目----平天下、治国、齐家、修身、正心、诚意、至知、格物。其中以修身为界,左边平天下、治国、齐家是客观世界中的实践,右边正心、诚意、致知是主观能动的认识。所以就可以简化为实践要以个人主观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前提,这就是“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致其知”的含义,体现了正确认识可以指导实践的观点。那么如何树立正确的意识呢?大学云“致知在格物”那么何为格物呢?朱子注为穷尽事物之理,又在补阙中写到“将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也就是将所格之物分为了两类:一是世间之物;二是已知之理。世间之物则无外乎天下家国,如和睦兄弟、济世救国类都在前三条目中;已知之理则为前人修齐治平的经验总结,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类亦是前三条目。所以格物就是前三条目。致知在格物,就是由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客观实践中吸取经验,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达到慎独的作用。如此看来,大学中倡导的认识方法是在实践中产生认识,再由认识指导实践发展的一种螺旋上升的模式。
这种认识方法即为修身,没有正确的经验总结是无法达到正心诚意的效果的,是无法促使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那如何正确总结以及如何检验总结是否正确呢?一方面是要仔细地审查实践的每个细节,要与自己的实践经验相辅和。如果是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那肯定无法做出正确的总结。二是要用实践去检验。通过观察再次实践中自己的经验是否与众人的情况相符,是否可以做到 “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从而检验自己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以及其范围。
修身固然重要,但却不是根本目的。大学的根本目的看似有两个,对外是平天下,对内是诚意。但其中平天下宏大,却并非必要。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作为外在而言重在实践,却并不在于实践范围大小平天下与齐家治国是一样的。所以大学的根本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诚意。
何谓诚意?“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就是要像分辨美丑,香臭那样树立牢固的价值观,以判断世间的美丑,并行美避丑。树立符合社会要求的价值观,并以此为目标不断自新,做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从而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再由此出发影响身边的每个人,做到“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通过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使得社会形成共同价值观,这样国家团结一心,民众共同发展、相互扶持,使得“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最终达到天下平的目的。
纵观大学全文,核心有二。一是实践为本,重视意识的认识方法,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二是重视价值观对人的修为以及国家治理的重要作用。类比当下,就是要求我们重视社会建设,通过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树立社会的共同价值观,达到和谐稳定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作者系2016级经济学专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