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归二十周年大庆之际,候任港首林郑月娥发表了警醒之言:“要教育孩子从幼就明白‘我是中国人!’”
这是林郑月娥有感于历史经验与现实教训、出自忧患意识的肺腑之言,可谓价值连城!——港人生活中由于家教的失误,使得孩子不明白“我是中国人”,这与那蠢蠢欲动如过街老鼠的“港独”“台独”的孳生不无关系。
著名诗论家程千帆先生认为“忧患意识是文学的出发点。人没有忧患,就没有创作。”我想起1997年12月28日《同济医大报》登载的一篇批评文章,题为《不该排斥的艺术形象——谈“回归颂”中华诗词大赛之缺憾》,笔者名叫周前进,说:香港回归虽然几近半年,但人们对这一盛事的兴趣至今仍未见消减。近日,拜读1997年第3期《中华诗词》刊载的209篇“回归颂”中华诗词大赛获奖作品,不禁为一些作品连声叫好。然而,在叫好的同时,笔者却想起了另一个“回归颂”,却品出了这个中华诗词“回归颂”的缺憾。
大型文艺晚会“回归颂”开幕后的舞台形象是:在香港,一位母亲在教儿子认识祖国,因为儿子在问她:“妈妈,我们香港是不是有个邻国名叫中国?”(由倪萍朗诵)由于这一幕形象意义重大又情真意切、撼人心魄,全场掌声雷动,使我十分感动,至今记忆犹新!
记得在今年七月初,一位香港青年专家应邀在中央电视台与观众“谈话”时说到:“香港的殖民教育,就是要让我们这些年轻人忘记自己是中国人,是华人后裔,忘记香港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个问题是多么重要,应该是“回归颂”不可缺少的内容——因为“题材毕竟是一个重要因素”。同为国家文化部批准举办并寄予了厚望的大型庆回归活动,“回归颂”中华诗词大赛评委会却没有捕捉到这一重大“题材”,获奖作品中没有这种表现香港华人老人至今(不只是昔日)仍坚持反殖民教育的艺术形象,这不能不令人遗憾!
倒不是没有这类优秀参赛作品。在与友人谈及这一失望时获悉:l997年6月9日《长江日报》刊载的《回归日记四则》即为参赛作品,其中的第二首《1997年2月6日(除夕)香港民宅一瞥》就是反映这一主题的上乘佳作:
不夜城头月色微,谁家小巷亮窗扉:
阿婆喜画金星五,待晓教孙拜国徽。
香港是“不夜城”。农历每年最后一天谓之“晦”,除夕也是,月色极不明显,和次日(初一)的“朔月”差不多,所以形容日“微”。这时,还要等5个月香港才能回归祖国;夜这么深,那家亮着灯窗的华裔港民在忙什么呢?只见一位老奶奶正喜笑颜开地画着五颗金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或国徽),待到天亮时全家来拜年,老人家将要教孙儿们先拜这国徽和国旗。因为孙儿不认识自己的祖国,所以老奶奶才“教”:孩子们,这才是我们的祖国啊!
多么欢喜,又多么沉痛。这诗中的这一幕如电影“蒙太奇”:第一句是远景,第二句是中景,第三句是特写,第四句是落点。这是经过艺术概括的很感人的诗词形象:悲喜交集,明快深沉;反思历史,几多感慨;展望未来,何等自豪!这诗的意境是由典型的生活环境和概括性的具体形象以及作者为现实生活所激起的激烈感情而凝结成的。
如此情景交融的“港胞至今坚持反殖民教育”的佳作,怎么被评委会“冷落”了呢?据此诗的作者涂怀珵先生回忆:他是在香港回归前五个月(春节前夕)受香港方面邀请参加文化交流活动去的,当时必须办“出国”护照才行;赴港闲谈时听说港民家里有的老人自画五颗金星,教孩子们认知祖国!涂先生觉得这是生活中最有价值的东西,应当把它转化为诗词艺术的魅力,于是提炼出这首七绝。这首诗当时题为《1997年春节前夕之香港小胡同》,是按征稿要求日期以快件挂号寄出的。“日记四则”即诗词四首,作为“总—章”组诗寄送。
诗词是文学,它是通过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的。艺术形象,就是文学作品中描写出来的活生生的生活图画。艺术形象的中心是人物形象,同时也包括社会的、自然的环境和景物。《1997年2月6日(除夕)香港民宅一瞥》不“以议论为诗”——虽然诗在一定情况下可以发议论,它的难得之处在于:努力塑造形象来体现华裔老人至今仍苦心教育后代认识祖国的深刻主题。而它,却被拒之于“门”外,至于与这首诗不相上下,甚至比这首诗写得更好的参赛作品还有没有,笔者不得而知。尽管评委会主任发表文章以一两首获奖作品为例宣称评委们“是有眼力,有魄力的”,但笔者还是斗胆提出了个人“意见”,为“回归颂”中华诗词大赛排斥这种具有重大意义的艺术形象而遗憾。
值得附注一言:二十年前《同济医大报》发表《不该排斥的艺术形象》,当即引起影响甚大的诗刊《东坡赤壁诗词》编辑部的重视,而予以全文转载,提醒诗人们注意把生活中最有价值的东西转化为诗词艺术的魅力。(作者系文学院退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