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归20年,想起我的祖父———诗人贺苏。
祖父去世后留给我这个最疼爱的孙女的珍贵遗物只有一件:一块铜质镀金的奖牌。罐头瓶盖大小的奖牌上刻着“回归颂中华诗词大赛二等奖”。这个奖牌是20年前祖父参加 “庆祝香港回归全国诗词大赛”获得的,拿到奖牌后他用手绢包好放在盒子里,郑重地交到我手上,托我保管,我便一直珍藏到现在。20年后,再次拿出这块奖牌,那首诗和那些时光都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那是个晴朗的午后,我在窗台边看书,祖母靠在沙发上正准备打盹。80多岁的祖父慢慢地拄着拐杖走过来,手里拿着一张墨迹未干的稿纸,有些激动地坐到沙发上,对我们说:“你听听我写的这首诗,觉得怎么样?”祖父每次写了觉得满意的诗都会读给我和祖母听,然后让我们提意见。
阳光落在稿纸上,钢笔的墨痕已经略微浸透稿纸,那些仿佛落笔很重的字迹在他手里微微颤抖。他念到:“七月珠还日,百年耻雪时。”他有意停了一会儿,接着提高声音放慢速度念道:“老夫今有幸,不写《示儿》诗!”最后一句几乎是诵读出来时,我的脑海里同时浮现出陆游的诗句“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祖父从我校中文系(现在的文学院)退休后身体状况一直不太好,但仍是每天坚持读书、写诗,经常关心时事,有时还和我们争论国际、国内局势。祖父年青时就胸怀抱负,国家的贫弱、列强的凌辱给当时的国人带来太多心灵的伤痛,中华民族的复兴、祖国的繁荣昌盛一直是他们的梦想和追求。香港回归是一个符号,是国家主权回归、领土复原的象征,对祖父这一辈人来说,其意味尤其深远。
陆游终其一生也没有盼到九州大同,这是何等悲怆!85岁的陆游和85岁的祖父,相同的年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境遇,陆游临终前还只能对着破碎的山河,嘱咐后人“家祭无忘告乃翁”,祖父却在有生之年亲眼看到了香港的回归,和陆游借助诗词的穿越,实现情感上的相通,让祖父由衷地感叹“老夫今有幸,不写《示儿》诗!”就是这仿佛释然的轻叹,却激起了听者心底的大潮,百种滋味涌上心头。我不由得赞道:这首诗好!祖父也颇为得意地点点头,祖母说:“难怪你晚上翻来覆去睡不好,原来老惦记这首诗。”
后来我才知道,祖父接到参加“回归颂”诗歌大赛的通知后,一直夜不能寐,本来不喜欢参加各种大赛的祖父,这次却一心想要向香港回归献礼。就祖父深厚的诗词功底而言,这种庆祝题材的诗词可以说是顺手拈来,但他觉得香港百年耻雪一日回归,这是多么难得的历史时刻,一定要写一首自己满意的诗。
香港,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殖民统治后终于回到了母亲的怀抱,炎黄子孙得以团聚、民族之魂得以振奋,百年屈辱历史,百年相思血泪,多少感慨都难以言尽!而祖父决定作一首五言绝句,只在二十个字里抒发情怀。他常说“诗词的魅力就在于以少胜多,一个字一句话可以涵盖抒发无穷意境,这才是好诗”。而写诗的难处也在于以少胜多。这首诗的前两句祖父早就写好,后两句却颇费思量,我看到他写了又改、改了又写的稿纸堆了满满一桌,可想他用了多少笔墨来凝炼这短短二十个字,直到最后终稿,题为《香港回归颂》。这首诗字字朴实无华,句句通俗易懂,但却感人至深,它仿佛和祖父的身心浑然一体,读后让人唏嘘感慨、难以忘怀。
在众多的投稿作品中,这首诗却差一点被隐没。在无数洋洋洒洒的长诗和辞藻华丽的词句中,它显得毫不起眼,第一轮筛选已经被淘汰了。幸而有一位评委慧眼识珠,又重新将它选出来,仔细品读,不禁拍案叫绝。在后续的评选中,它也获得越来越多评委的赞赏。
当喜讯传来时,很多诗友前来祝贺,祖父倒并没有显得多么激动,他仿佛松了一口气,只笑着说:“我不需要什么诗人的桂冠,也不想出什么厚厚的诗集,如果有一首诗能被后人记住,我就知足了。”
转眼,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已经整整20年,祖父去世也将近13年,再读这首诗我还能感受到祖父当年的心境,而香港今天的发展也应该是祖父当年希望的模样吧!
(作者系离退休工作处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