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沙湖墨韵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沙湖墨韵 > 正文

反叛的受难者——读《少年维特之烦恼》有感

来源: 作者:万书华 编辑:新闻网编辑 时间:2023-09-18 字号: 【大】 【中】 【小】

“我竟到了如此的境地,对她的感情吞噬了一切;我竟到了如此的境地,没有她我的一切都将付之东流。”——年轻又善感的维特在一七七二年的十月二十七日傍晚如是说道。彼时的维特已经深陷于对绿蒂狂热的爱恋无法自拔,距离他最终选择自我解脱的日子也已不远。维特在夜深人静的房间里自杀,桌上摊开的《艾米莉娅·迦洛蒂》宣示着这场凄凉决绝的自杀正是维特妄图拯救道德自由的最后挣扎,同时也是一幕极致的悲剧。这场笼罩着浓浓凄美色彩、类似于殉道式的自我了结,是在其后数个推手的推波助澜之下产生的。

维特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他优柔的性格是造成他最后悲剧结果的一大原因。

“青年男子谁个不善钟情?”维特在见到绿蒂之后,发现两个人志同道合、兴趣相投,因此迸发出了狂热的爱恋。而这种狂热的爱恋在文章中又与被反复强调提及的绿蒂的婚约交织在一起,显得更加突兀且热烈。维特在这段无望之爱里浮浮沉沉,就宛如一个垂死挣扎的溺水者,绿蒂能够时不时地给予他一片浮木令他得以暂时获得喘息之机,而脆弱的木片又总是在维特的灵魂快乐得要飘荡起来时碎裂,使他再次落入冰冷的深渊。维特为绿蒂的心意长久地困扰着,他惧怕绿蒂真的深情地将心给予了她的未婚夫,令他自己像是“一个被剥夺了一切尊严和荣誉的人,连佩剑也被夺走了”。

维特始终困顿于绿蒂的身份和她的心意,在感情里表现得浪漫热烈,却在与绿蒂相处时显得畏缩胆怯。在两人共读诗集后,维特终于按捺不住心中情感,疯狂地拥吻绿蒂,这是他第一次彻底地、外放地表现出内心喧嚣已久的爱意,也是最后一次。绿蒂的最后通牒成为了最后一根稻草,彻底压垮了这个被感情拖累日久的少年。绿蒂曾弹过的钢琴曲,从伊始到末尾,回环式地为悲情奏乐。维特在这段经历里所缺失的,无疑是一个能为他厘清这团乱麻般情感的人,而他身边曾有的这样的人,却早早地逝去了。令他在这段感情中只能单枪匹马,最后走上了最壮烈的道路。

除了进退两难的爱情旋涡之外,维特与外界的其他情感维系也同样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打击。维特在最初可谓对生活有着相当的热情,他热爱自然,关心处于社会下层的市民阶层。初到瓦尔海姆时他沉醉于乡村风光,有感于亲情之美——绿蒂对弟弟妹妹们的温柔也是令他爱上这个女子的原因之一——少年对此类充满爱的氛围异常地痴醉。维特会对贫穷的孩子施以援手,也会为青年农民纯洁无邪、真心诚意的爱而激情澎湃,他因为这些欣欣向荣的烟火气而对生活越发地饱含热情。

诚如鲁迅先生所言:“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撕碎给人看。”维特重返瓦尔海姆时,曾帮助过的孩子已经死去,那个满怀深情的青年农民也因为杀人而获刑,过往美好的点滴都渐渐消散了。曾经拥有过美好记忆的地方一点点地变得越发让人难以忍受,对维特来说是非常大的打击,使得他原本就被绿蒂和阿尔贝特两人矛盾复杂的感情搅乱的心更加迷茫无助,进而更加丧失了生活的信心,将他推向离悲剧深渊更近的地方。

寻根觅源,18世纪的德国社会无疑为维特的悲剧早早地渲染上灰暗的底色。在这个当时被恩格斯称为“在政治和社会方面是可耻的国家”,即便维特是个“自然的天才”也难有用武之地。他在工作方面屡屡碰壁,总是受迂腐的公使百般刁难,空有一身才华却难以施展。森严的阶级制度下贵族的蔑视与不屑,更是深深地刺痛了维特的自尊心。愤世嫉俗、不愿顺从世俗的少年在这样一个糟糕的社会几乎难以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在经历了物质世界的失败后就更加需要精神世界的滋养,维特在经历了社会上的碰壁和事业上的失败后,对前途已经不抱任何的希望,于是又不管不顾地返回瓦尔海姆,再次地陷入了爱恋的泥沼。倘若当时的德国已经摆脱了愚昧昏暗的封建制度,能够允许维特展现他的天才,他完全能够干出一番事业。假使让维特在事业上能够圆满,也许他也能适当地放下对绿蒂苦痛而无望的爱恋,这个故事也将走向另一个不同的结局——维特与绿蒂终将相忘于江湖,给这段纠结的恋情画上一个不太圆满的句号。然而事实上这些也只是美好的畅想,维特的故事发生在当时的年代,悲剧性的结局大概早已在时代之下被提前注定,只是维特选择了一个尤为惨烈且具有象征意义的结束方式,在那个时代成为一朵血色的玫瑰。比起被迫地消亡在时代背景下的落寞中,维特给自己选择了一个破题的解脱方式。

维特之死是多重因素下的必然:年轻气盛的感性,追求无望的爱恋,晦暗不明的前途,压抑愚昧的时代……一切的一切争先恐后地将维特推向那个注定的悲剧深渊。诚然在这样的痛苦生活的煎熬里,死亡远比活着轻松得多,但维特的自杀里,软弱只能说占了一小部分,更多的应该是对一个时代的宣战。

“倘若我们失去了自我,也就失去了一切。”维特选择死亡,不是因为觉得难以忍受无望的生活,而是不希望自己作为个体鲜明的存在被时代的洪流和规则抹杀,他在重重的枷锁之下选择坚持自我的独立性,以生命为代价对抗现实社会,成为了规则理性下难得的非理性的存在。

维特的故事大量地化用了作者歌德的真实经历,全篇的呈现方式多是对生活琐事的思考,第一人称的自述更体现了真情实感,某种意义上可以当作作者以自己的经历发散开的对于时代的思考和批判。真假虚实之间,在包含作者自己的思想之外,还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从而达到所谓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的境界;让读者能够体味到何谓“诗”也是“真”,“真”也是“诗”,从这部作品中能够窥见当时的时代一角,亦从这一个个已成为艺术殿堂中不朽形象的角色里汲取力量。

维特是时代反叛的受难者,当下的人们即便在同一处境下,也能够有更多不同的选择,也无需用这样惨烈的方式来证明自我。但维特身上勇于反叛无理规则、保持自我精神的特质,仍然是引人深思和学习的。

(作者系2022级新闻传播专业学生)

版权所有©湖北大学 2016 湖北大学党委宣传部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政编码:430062 鄂ICP备05003305图标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