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
张爱玲在《天才梦》的最后留下这样一句话,这也恰恰表现出她对生命的看法。
对于都市旧式大家庭的生活,她早已疲倦,表面上看起来风光无限,其实里面早已破乱不堪。从小出生在封建大家族的她,饱受自私冷漠父母带来的苦楚,见证了太多的世态薄凉,养成了孤傲疏离的性格。再后来,爱情的不幸亦对她造成了更大的创伤,究其一生,她都处于漂泊不定中。生命中的种种遭遇,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个才女的创作,以至于她的作品脱离不了人性和时代中的苍凉。
张爱玲的小说偏向“世俗化”,其笔下的人物也都沾染着这一世俗气,甚至世故得彻底。苍凉是她小说的底色,她用世俗的眼光,苍凉的语调,向我们讲述那个世界里的悲观。
看过的众多张爱玲的小说里,我较偏爱她的《第一炉香》和《倾城之恋》。小说《倾城之恋》的主人公白流苏,就是张爱玲笔下的典型“世俗化”人物。白流苏是从腐旧大家庭中走出的一员,她也曾为自己争取过——在那个充满偏见的年代,为了幸福和独立而毅然选择离婚。但这并不能改变她的命运,离婚之后她只得卑微面对娘家人的冷嘲热讽,将其作为自己生活的依托,哪怕饱受侮辱,她也不愿离开这所谓的依托,不愿单独打拼自己谋生,为的是不想丢了这“淑女”的头衔。读到这里,也不禁嘲讽一句,这在外人眼里不值一提的头衔,留着又有何用?但白流苏没有放弃,她遇见了“范柳原”,并与他展开了一场爱情的博奕,最终却只得败阵,成为范柳原的情妇。正在此时,事情却陡然一转,香港之战使她与范柳原经历生死、互相慰籍,成为可以十年与共的夫妻,白流苏也摇身一变,成了众人慕要的范太太。可正如白流苏自己所说:“柳原现在从来不跟她闹着玩了,他把他的俏皮话省下来说给亲的女人听,表示他完全把她当作自家人看待。”他们最终还是走向了庸俗,白流苏也只是守在空空的大房子里,继续着与虚伪的人们虚与委蛇。这结局似乎美满,却又添增了几许怅惘,恰也反映出这时代的苍凉,人们一边作着无谓的挣扎,一边在世俗里沉沦。
这种挣扎,在《第一炉香》的女主人公葛薇龙身上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葛薇龙在故事的开始是一个天真的女大学生,她在目睹了姑妈家的不当风气后坚信自己不会被沾染,却又无法抗拒这种奢靡虚荣的生活,于是她恋恋不舍地留在了姑妈家。她的堕落是为了乔琪乔,明知他是浪荡公子却还是选择了沉沦其中,为了心中的爱情甘愿接客养活浪荡自负的乔琪乔,在一次次挣扎与反省中走向了黑暗。“然而在这灯与人与货之外,还有那凄清的天与海——无边的荒凉,无边的恐怖。她的未来,也是如此——不能想,想起来只有无边的恐怖。”这段文字,既描述了葛薇龙内心的绝望,也透露着张爱玲的悲观。人人都是自私的、残酷的,但我们能从葛薇龙的身上读出那份纯粹的——对乔琪乔的没有磨蚀的爱。她是一个复杂且矛盾的,在欲望的驱使下一步一步沉沦的人。
从张爱玲的很多作品中,我们都可以感受到一个“俗”字。在张爱玲的小说里,我们经常看到小奸小坏的市民们琐细、无聊亦无奈的日常生活,读到普通男女真假参半的情爱故事。然而,在这俗气背后,又何尝不是张爱玲对那个时代人们精神状态的一种深刻揭示?这是张爱玲对这时代感时伤生的情怀背后的,独特的对乱世小人物的悲悯。
“我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张爱玲如是说。曹七巧、葛薇龙、白流苏等人,都是这个苍凉社会下的产物。她们或许没有悲壮,只有苍凉。悲壮是一种完成,而苍凉则是一种启示,这种苍凉正是张爱玲想要传达给我们的。这些人物中流淌着的虚无与渺茫、不安与凄凉始终笼罩在张爱玲的头上,她无法不感到深深的惘然,于是苍凉的背景是张爱玲作品逃不开的宿命。她不幸的原生家庭以及凄惨的爱情,使她看透了人性与世俗,在讽刺与苍凉的语调中,吟唱着世俗里的苍凉。
(作者系2022级经济学类专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