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菁菁校园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菁菁校园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优秀朋辈成长分享会于长江新区校区举办

来源:湖北大学融媒体中心 作者:文/记者团何舒鑫 熊筱歆 图/记者团郭汝慧 单佳怡 编辑:张灿 时间:2025-05-22 字号: 【大】 【中】 【小】

“青春践初心,领航话担当”,5月21日下午,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4名在志愿、实践、学业等领域卓有建树的朋辈学生回到长江新区校区,向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级全体学生传授成长经验,分享学习感悟。

“‘别人给我们一碗米,我们要回馈别人一袋米’,这是我母亲的教诲。”第十六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3级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苏正民回顾儿时经历,谈到他的家乡四川大凉山十年来在国家扶贫政策的帮助下,很多儿童从无书可读到考上大学走出大山,他便是其中之一。读大学以来,苏正民参与60余次献血、登记遗体捐献,并回到家乡创设了“阿依梦想讲堂”“阿依圆梦书屋”,他说“未来我仍然会选择回到家乡,投身乡村教育。”

接下来,湖北省“大学生自强之星”、2023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王贞懿上台讲述了她投身于学生工作中所收获的成长。“相信自己是内心进阶的开始。”她笑着说,“青春是一道‘论述题’,最动人的风景在于自由探索的万水千山。”她还分享了自己去到来凤县高级中学支教的经历和在武汉革命博物馆讲“红巷党史”的故事,建议2024级的学生们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写在革命精神中,写在社会实践里。

“遇见光,追随光,成为光。”全国优秀志愿者、2024级学科教学(思政)专业硕士研究生陈家豪坚信着“要把自己活成一道光”,由“春夏秋冬”为线索串联起讲述的内容,鼓励学生们思考清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并付诸实践。而湖北省“青马工程”学员、2022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史雪怡则聚焦学生们关注较多的评奖评优、未来规划等问题,强调了“学业,信仰,行为”三个关键词,向2024级的学生们传授了自己在学习中的心得以及经验。“希望大家多尝试,敢试错。”

成长经验分享会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走到讲台前,与四名优秀朋辈交流感想,建立联系。据悉,本次朋辈成长分享会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梦想公开课”第八讲,旨在充分发挥大学生朋辈教育示范引领、知识传递、互学互助、共同成长的作用价值,通过朋辈优秀学生典型讲述自身成长经历和奋斗故事,帮助学生了解大学生活、做好生涯规划,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

(审稿:周杰)

最新阅读

版权所有©湖北大学 2016 湖北大学党委宣传部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政编码:430062 鄂ICP备05003305图标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