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三年获得校奖学金、校三好学生,四级获655分位居全校第一名,专业四级87分,雅思7.5分,取得CATTI二级笔译证书、BEC高级证书、日本语能力测试N2证书……前段时间,凭借优异的学业成绩和丰富的实践经历,外国语学院2021级翻译专业学生陈晓雅成功保研至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英语笔译方向。
多项佳绩,四级位居全校第一
打开陈晓雅的日程表,每个时间段都被安排的满满当当。即便已经成功保研,她的日程依然紧凑,涵盖了答辩、志愿活动培训、比赛训练等诸多事务。
自大二起,陈晓雅便积极投身各类赛事,曾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B类二等奖、第30届湖北省翻译大赛笔译(专业英语组)决赛三等奖、2023“外研社·国才杯”阅读大赛湖北赛区省赛二等奖、2024“外研社·国才杯”笔译赛项国赛铜奖等。“我希望在一次次比赛中不断提升我的能力。”她说。
谈及英语学习的秘诀,陈晓雅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她自幼热爱英文歌曲和电影,立志理解每一句歌词与台词,这一兴趣极大地提高了她记单词的效率。同时,她还主动阅读各类外刊,并针对翻译技巧进行专项训练。2024年6月,陈晓雅以四级655分的优异成绩位居全校第一名。
从打杂开始,成长到独立接待外宾
“我的翻译生涯是从打杂开始的。”2023年6月,陈晓雅第一次作为学校“译心向党”翻译与传播团队的队员参加了2023中非创新合作与发展论坛活动。当时,她主要负责分发比赛资料,所承接的翻译任务数量较为有限。
为了锻炼自己的翻译能力,她主动参加各种活动的翻译联络、陪同口译工作,还参加武汉广播电视总台海外频道参与编译与配音工作。大二期间,她一共参与了3次翻译工作,参与翻译湖北大学宣传片,累计时长103小时。
经过一年多的专业训练,陈晓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23年11月,陈晓雅在第二十三届华侨华人创业发展洽谈会上肩负起陪同口译的重任,陪同新西兰外宾参观武汉长江实验学校、黄鹤楼以及首义广场等地。“这是我第一次独立接待外宾。”她说。期间,她在晚宴上遇到“五福临门”这一富有文化内涵菜肴的翻译难题。“当时一下子被问到了,但好在还是及时反应过来了。”陈晓雅回忆道,她紧张得连筷子都不敢动,时刻警惕会被要求即时翻译。
陈晓雅参加2024中非创新合作与发展论坛。(图片由本人提供)
圆满完成此次任务后,陈晓雅才真切地感受到自己作为翻译人员在实际场景中的角色作用。今年,陈晓雅成为“译心向党”口译、笔译队的队长,负责组织训练和对接翻译活动。至今,她已在2024中非创新合作与发展论坛、第八届气候行动部长级会议(MoCA)、WDSF世界体育舞蹈大赛等9次活动中出色完成陪同口译、文稿翻译等工作。
逐步积累,保研亚洲前列翻译学院
“无论是笔译还是口译,都离不开日复一日的练习。”一有空闲时间,陈晓雅就会打开一段无字幕的BBC视频边听边记。视频结束,她马上打开录音,对照口译笔记进行翻译练习。“我会根据自己的录音,复盘自己刚刚出现了哪些问题,比如表达是否地道等。”她说。
为了提升口译的效率和准确性,陈晓雅在学习《口译笔记》课程的同时,还主动在网络平台搜索口译笔记课程自学,甚至自创了记忆符号帮助自己回忆语言。
尽管如此,陈晓雅在每次陪同翻译工作的前几天,还是会专门整理出一个文档,记录着她收集的翻译资料。虽然每次都只有四五页,却也是她耗费多日精心筛选、整理的成果。“这已经是我参加陪同翻译工作前雷打不动的习惯了。”今年10月,陈晓雅在正式活动前一天接到了接待外宾的重要任务。这次任务涉及到诸多建筑行业的专业术语,对背景知识储备要求极高,因此,她当晚便迅速与另一位同学收集各类建筑信息,全力梳理第二天所需的翻译要点。
陈晓雅参与第八届气候行动部长级会议陪同翻译。(图片由本人提供)
2024年7月15日至23日,陈晓雅参与了第八届气候行动部长级会议。“这是我参与过的规模级别最高的一次活动,对我们的要求也十分严格。”陈晓雅说,培训单位给她们发了一本26页的小册子,“上面事无巨细记录着外事礼仪接待的各类注意事项,以及每个时间段的具体任务安排。”她回忆,真的是一点差错都不能出。

陈晓雅与外宾合照。(图片由本人提供)
“每次陪同翻译工作,外宾的热情善意和收获到的认可都让我感到很幸福。”她说。正是这样的积累,让陈晓雅拿到了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夏令营优秀营员称号。2024年9月,她顺利保研至上海外国语大学。“能进入亚洲前列的翻译学院深造学习,真的特别开心,这是每个翻译人的梦想。”
“学翻译,最有成就感的就是用你的技能去服务别人。”展望未来,陈晓雅期望能够投身于一个能充分施展翻译才能的领域,在那里接触新鲜事物与人,进而拓宽视野,领略更广阔的世界,持续在翻译之路上绽放光彩。
(审稿:刘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