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知秋,时光荏苒。在这个金色的季节,我回到了久违的家乡,那个位于江南水乡的小镇。这里有蜿蜒的河流,古朴的石桥和一片片金黄的稻田,它们构成了我对秋天最深刻的记忆。家乡的秋天,总是带着一种特别的韵味,让人沉醉。
秋天的早晨,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青石板铺成的村道上。那些青砖灰瓦的房屋,静静地伫立着,仿佛在诉说着家乡的往事。村口的古井旁,几位老人围坐在一起,谈论着今年的收成,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幸福。秋风拂过,带来了孩子们欢快的笑声,那是村子里的小学,孩子们在操场上追逐嬉戏,他们的笑声像是一串串清脆的银铃,回荡在秋天的田野上。
我漫步在林间,脚下的落叶沙沙作响。那片片枯黄的树叶,让我想起了童年时曾在这里奔跑和玩耍。家乡的秋天,总是那么宁静而美丽,让人心生向往。我记得小时候,每到秋天,我会和伙伴们一起爬上树梢,摘下那最红的枫叶,作为书签,收藏一季的秋意。
小时候,我总是坐在奶奶的身边,看着她手中的漆扇。那把扇子,乌黑油亮,上面绘着精美的山水画,仿佛藏着整个世界的秘密。秋天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奶奶的工作台上。我第一次拿起漆扇,感受着它的重量和质感。奶奶耐心地指导我,从如何挑选合适的颜色,到如何上漆,每一步都充满了学问。
“漆扇的制作,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奶奶一边说着,一边示范着打磨的动作。我学着她的样子,小心翼翼地处理着每一处细节。上漆是漆扇制作中最考验技巧的环节。我第一次上漆时,手抖得厉害,漆液滴落在扇面上,破坏了整体的美感。奶奶教我道:“要稳,要均匀,用心去感受漆液的流动。”
在奶奶的指导下,我开始了漆扇的上漆过程。我装满了水桶,确保水的高度足以覆盖扇面。然后,选择了红、金、绿三种大漆颜色,它们如同秋天的调色板,让人心生暖意。我轻轻摇晃着每瓶大漆,让它们充分混合,然后小心翼翼地将它们倒入水桶中。
我戴上一次性手套,用嘴轻轻吹气,看着大漆在水中慢慢散开,如同秋天的彩霞在天际蔓延。我用木棍轻轻搅拌,漆色在水面上交织,形成一幅幅具象的画作。为了保护扇柄不被染色,我细心地在扇柄上抹了水,并贴上了胶带。
我双手握住扇柄,从上到下,垂直而缓慢地将扇面浸入水中。那一刻,我仿佛是在将秋天的色彩,一点一滴地融入扇面的纹理之中。扇面全部没入水中后,我轻轻地从上方吹开水面漆,看着色彩在扇面上自由流淌,每一次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生怕打破了这份宁静。
接着我快速从水中提起扇子,立即用吸水纸轻轻擦干扇面上的水分,生怕过多的水分会破坏漆色的美感。然后,我将吸油纸浸入桶内,吸掉多余的漆,桶内的水因此得以重复利用,仿佛是在循环着秋天的故事。
随后我将漆扇放置在通风良好的角落,让它自然风干。这个过程需要耐心,如同等待秋天的果实成熟,不可急躁。随着时间的推移,漆色逐渐凝固,变得更加鲜艳夺目,扇面上的图案也越发清晰,仿佛是在诉说着家乡的往事。
在这一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漆扇制作的韵味。每一滴漆,每一个动作,都蕴含着对美的追求和对传统的尊重。奶奶的话在我耳边回响:
“漆扇的制作,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
我明白了,这不仅是在制作一把扇子,更是在传承一种文化,一种对家乡秋天的深深眷恋。
风干的过程,就像是一场静默的仪式,我在其中感受到了时光的流转和季节的更迭。当漆扇完全风干后,我轻轻取下扇柄上的胶带,露出了干净整洁的扇柄。我手中的这把漆扇,仿佛已经不仅仅是一件物品,它是秋天的记忆,是家乡的味道,是我与奶奶共同编织的一段美好时光。
秋天的傍晚,天边泛起了一抹晚霞,我坐在奶奶的身边,手中握着刚刚完成的漆扇。奶奶的眼睛里闪烁着赞许的光芒,她轻轻抚摸着扇面上的山水画,仿佛在触摸着岁月的痕迹。“你做得很好,这把扇子很美,很有情绪。”奶奶的话让我心中暖流涌动,我知道,我不仅继承了奶奶的手艺,更传承了家族的情感。
岁月如歌,时光如梦。家乡的秋天,那片金黄的稻田,那座古朴的石桥,那些欢快的笑声,都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而我手中的漆扇,就像是一把开启记忆之门的钥匙,每一次摇动,都是对家乡秋天的深情回忆,对奶奶无尽的思念以及对传统手艺无限的热忱。在这个金色的季节,我将继续前行,让漆扇的故事,永远在秋天的风中流传。
(作者系2022级新闻学专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