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菁菁校园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菁菁校园 > 正文

世界读书日师生阅享书香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记者团 邹晨羽 许若谷 吴婷纬 麻楚涵 编辑:鲜文涛 时间:2020-04-25 字号: 【大】 【中】 【小】

“窗临水曲琴书润,人读花间字句香”。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师生开展各种读书活动,在书香中启迪心灵,点亮生活。

通识师生结对过线上读书节

疫情打乱了学习节奏,但也留给了学生们大把的时光用来阅读与思考。400余位师生结对参与通识居家读书节活动,活动形式包括读书分享会、为你诵读、疫有所思。

读书分享会以线上方式每天开展。活动开始前,群里都会用一个文字小游戏来烘托气氛,并决定发言顺。接下来是15分钟的自由讨论时间,最后由学生谈自己的读书感悟心得,限时3分钟,学生发言非常踊跃。

“张岱的小品,有‘高级小资’的情调。若寻美,可读《陶庵梦忆》;若遣怀,可读《陶庵梦忆》。”2019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肖宏宇,在疫有所思活动中分享了她居家读张岱的《陶庵梦忆》心得感想。因为赞叹于原文所用字句、所绘场景、所抒情感,她直接大段引用了原文。在心得体会里她写到:“疫情期间,忆起往日繁华,似雪泥鸿爪,似琅嬛梦境。《陶庵梦忆》弥漫着闲情雅致,让浮躁不安的内心得以安宁,书中亦写残酷荒凉,让我们倍加珍惜眼前,铭记初心勿忘。”

2019级教育学类的王诗语在为你诵读活动中朗诵了《因为有你》这首诗歌,表达对抗疫战士的敬佩。王诗语说:“想要读切合当下疫情相关的书,再加上我的家人也有从事医生这个行业的,所以这种诗歌可以引发我的共鸣。”

体院学子手持笔墨写诗词

4月12日至今,2018级体育教育专业艺术体操专项团支部组织了“我持笔墨写诗词”活动,通过摘抄诗词歌赋,分享阅读感悟,来响应世界读书日的号召。

班级交流群中,学生们讨论自己喜欢的诗词,从诗词选择的出发点,到对诗词内涵的探讨,再到最近生活的体验都囊括其中。聊天记录绝大部分是学校通知和“收到”的班群,此刻也活跃起来,学生们打开了话匣子:“这首诗我是这样想的”“你的字真好看”……

“这首《满江红》是怎么写出来的呢?”2018级体育教育专业的王警花摘抄的《满江红》得到了一致好评。在这篇硬笔书法中,顿笔充满力量,捺笔略显张扬,字里行间紧凑衔接在一起,结尾处微微右倾的感叹号,让整篇词活了起来。“要想体现词中岳飞的气势,写之前一定要预想好,写的时候则要一气呵成。”她分享着自己的摘抄心得。

2018级体育教育专业汤佳妮为了这次活动,特意关注了专门讲解诗词的抖音号。身为体育生的她平时较少看纸质类的文学作品,借助手机的快捷便利,通过知乎、抖音、喜马拉雅等平台阅读诗词,她对诗词的理解进一步加深了。她感叹道:“‘明得真性在,方识身外身。’阅读诗词对我们树立人生观有借鉴作用。”

活动组织者王警花说,借助宅在家里的时间,让同学们静下心来读诗词、写写字,可以陶冶情操、品味生活。

阅读抒发战“”感悟

“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文字可以;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为响应国家图书馆开展的线上战“疫”系列活动,历史文化学院第十一届“‘疫’路同行,乐享生活”线上读书交流会在4月举行。

本次线上活动共有两种形式:线上朗读与优秀阅读集锦。线上朗读会中,同学们通过钉钉和语音通话读出自己的倾心作品,加上配乐分享感悟。《武汉,重新按下播放键》透出的喜悦触动了许多听众;《致敬逆行者》诉说出了对医护人员感激的心声;贾平凹的《自在独行》则多出一份洒脱与自豪……音乐、美文、书声共同为听众创造出听觉的盛宴。

参与阅读集锦评选的学生通过视频、思维导图、图画、好书推荐等多种方式,分享疫情防控期间的所思所悟。外国语学院2018级法语系学生王贞懿自剪自配法语抗疫视频,通识教育学院2019级学生范晓凡自制“‘疫’个时间轴”细数抗疫大事件、哲学院2018级学生吴东阳精读《瓦尔登湖》表达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谈及时间轴的创作缘由,范晓凡颇有感触:“身为武汉人,我对疫情发展态势感触最深。运用时间轴最能直观地表现出疫情发展动态,也让人有切身的体会。”

版权所有©湖北大学 2016 湖北大学党委宣传部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政编码:430062 鄂ICP备05003305图标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