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进课堂,点名签到、随堂提问、问卷投票……6月3日,在武昌洪山宾馆举行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讨会现场,我校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张敏现场演示了用手机给大学生上课的情景。

(会场全景)
此次研讨会由湖北大学主办、北京超星公司承办,旨在研讨互联网时代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教学问题,探讨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研讨会启动开通了湖北大学移动学习平台,该平台将成为网络教学平台的延伸,充分利用手机移动终端辅助教学,为教师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的学习方式。

(开通仪式)
我校校长熊健民在致辞中介绍,湖北大学及时把握互联网+教育形势与要求,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教育手段推进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共享,大力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十三五”期间,学校按照建设一批、转换一批、购买一批、共享一批的思路,规划建设80门左右在线开放课程,并“向教育厅申请牵头成立湖北省属高校课程联盟,探索高校间教学资源共享和学分互认的有效途径。学校目前已有4门课程转型为慕课,《传统社会的婚姻家庭》在慕课的基础上,首门转为移动课堂。熊健民表示,湖大将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鼓励教师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手机移动课堂等教学方式改革,探索在线学习、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等多种方式的学分认定、学分转换和学习过程认定。

(会场照片)
据悉,《传统社会的婚姻家庭》移动课程已在学校试行了一段时间,目前,该公选课共有学生100多人。“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更加细化、明确,对老师备课、课堂上讲授方式、随机应变的能力有了更高要求,教学水平也不断提高。”为了有效防止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张敏会在每节课里设置至少5至6个随堂提问、投票、讨论等任务,并在线实时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对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积分奖励,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移动课堂)
“教师不仅可以利用手机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改进教学方法,而且课堂调研更便捷,方便为科研收集数据。”张敏说,学生在课后可以继续利用手机进行学习,并在线上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与同学进行互动,提高学习效率。
研讨会上,湖北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邓立红表示,湖北作为国家教育信息化试点省份,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将成为高效便捷的教学信息化工具,成为创新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利器。
来自湖北、湖南、河北、广西等地高校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专家近700人参加研讨会。与会专家认为,移动课堂将手机移动终端打造成高校的教学信息工具,将有助于拓展教学空间,创建全新的课堂模式,实现充分的师生互动,有效打通课内课外,完成全流程的形成性考核评价,带来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媒体链接:
中国新闻网:http://www.hb.chinanews.com/news/2016/0604/250366.html
荆楚网:http://news.cnhubei.com/xw/kj/201606/t3636200.shtml
楚天都市报:http://ctdsb.cnhubei.com/HTML/ctdsb/20160604/ctdsb2914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