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推行机关职能部门、校内部分直属单位绩效考核,以此深入推进学校综合管理体制改革,破解工作中存在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够和创造性不足的问题,其着力点在于强化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让乘风破浪的大船获得与目标和航程相匹配、相适应的持续动力。
高等学校作为事业单位大军中的一支重要队伍从未停止过对综合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索。回顾学校80多年的发展历史,正如校长熊健民在庆祝湖北大学建校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表达的那样,“八十年薪火相传,八十年弦歌不辍”。这“弦歌不辍”中就包含着一代又一代“湖大人”为凝聚“习坎”精神而进行的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的摸索。推行学院制、进行人事制度改革、推行竞聘上岗和定员定编等等,这些为综合管理体制改革所进行的艰难跋涉就如同茫茫夜海的灯塔,引领大船劈波斩浪,奋然前行。
当下,综合管理体制改革更多被赋予学校顶层设计的内涵,学校发展壮大的历程从某种意义上理解,更像是一部为推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对顶层架构进行不断调适的历史。今天的湖北大学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这样的动力!
马克思在《资本论》手稿中,是把生产力作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决定者和推动力来进行研究的,许多精湛的见解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至今仍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直面事业发展中存在的体制和机制层面的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更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毅力,要靠智慧和决心从纷呈的矛盾中去审视和分检,去一步步努力实现。教育被作为行政机构进行管理,教育内部缺乏有效的目标和考量,教育自身独特的价值观念、文化目标、独特原则和活动规律被忽视。有时我们思考的改革,往往是在现行制度框架内或基础上的改革,我们所倡导的需要加强和完善的大学制度,正如学者董云川先生所说,我们所处的是“现在大学制度”,而不是我们期望追求的“现代大学制度”。
基于此,以绩效考核为重要内容的目标考量直接剑指诸多顽疾,这正是根治顽疾、加速前进的一剂良方。
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就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明确指示:要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以创新能力提高为突破,加大支持力度,健全长效机制,鼓励重点建设高校成为知识创新的策源地、深化教育改革的试验田、扩大开放的桥头堡。打牢基础,突出重点,协同创新,重点突破,一直是“湖大人”肩头的责任和使命,是每一个“湖大人”心中的梦想。我们的改革事业在迈入“深水区”,更需要坚定的信念和明确的目标,正视发展中的问题,如何破解这些问题,考验着每一个改革者的决心,也检验着统筹兼顾的智慧。加快从“越位”的地方“退位”,在“缺位”的地方“补位”,从难点处发力,从起点处着手,我们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就一定能取得更大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