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综合新闻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2016年暑期社会实践专题

来源:湖大在线 作者:记者团 周佳玲 张夏雨 张淼 编辑:吴珊 时间:2016-10-01 字号: 【大】 【中】 【小】

 

2016年暑假期间,我校各级单位组建学生社会实践团队,组织动员大学生深入基层开展政策宣讲、社会调查、科技支农、教育帮扶、文化宣传、生态环保、法律援助等志愿服务实践活动。 “照顾斯里兰卡的小乌龟”、“到新华社实习”、“重走长征路”、“到宜昌支教”等多种社会实践活动让这个暑假“不一般”。

 


 

湖大学生费毓伦:我在斯里兰卡救海龟

 

 

受人类活动影响,很多海龟鼻孔插进吸管、口中被塞进塑料,或在繁育期受各种骚扰。斯里兰卡当地政府和爱心企业建起各种海龟救助繁育基地。

今年暑假,湖北大学大二女生费毓伦借助国际义工组织,远赴斯里兰卡参与海龟救助活动。

给海龟喂食洗澡换水

费毓伦是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大二学生,平时也常参与关爱小动物的公益活动。今年5月,她在网上看到有爱心企业在斯里兰卡的海龟保育项目正在招募义工,她顺利申请通过。“我独立办了签证和购买机票,7月18日抵达斯里兰卡西南部的加勒,与另12位中国小伙伴在营地会合后,正式开启为期一周的海龟保育工作。”

每天的工作,包括给海龟喂食,洗澡、清洗饲养池、观察小海龟孵化、防范人为或其他动物骚扰繁育期的海龟。清洗最辛苦,给十平方米的饲养池换水,清洗完饲养池后,用铲子把池周围的沙铲开,挖出一条沟渠来,露出池底的排水洞口,排完水后再将沙子填回,最后从大海里提水灌满池子。

一般几十个来回后,费毓伦和小伙伴们就会累得趴在沙滩上。“我每次都冲在最前,站在海里打水,被海浪冲得东倒西歪。”费毓伦笑着说,海边的劳动充满欢乐,就暂时忘却了身体的苦和累。

残疾海龟让她很心疼

基地水池内有大量残疾海龟,它们需要救治并进行适应性训练。对于人为或自然因素导致四肢不健全的海龟,工作人员会非常细心训练。看着这些努力游动着的残疾海龟,她心疼不已。“身体残缺可能危及不了生命,但因生存能力减弱,很难长久生存。”她说,我们需要警醒那些猎捕、伤害海龟的人。

担当义工救助海龟之余,费毓伦还和小伙伴游览这个岛国,感受异域文化:加勒月圆节上逛夜市,摸黑赶海,庄严的佛教,美瑞沙观鲸……

7月底,结束海龟保护之行的费毓伦回到国内。她向记者表示,这次当国际义工,学到最多的就是感恩。她在微信朋友圈写道:“大海那么厚重、强大,却又那么包容和温柔,有着宽广的胸怀和宠辱不惊的淡然。我愿用毕生来爱你,感恩你,保护你,回报你!”

 


 

在新华社实习,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李佳颐是2014级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暑假,她在新华社总部的美术设计部完成了两个月的实习。

意外进入新华社

李佳颐在网上看到新华社招聘实习生的通知,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她提交了报名表。“信息提交了好久都没有回音,一个月后,才等到面试通知。我想,不管能不能进,去新华社看看也是好的。”她当即与母亲打电话商讨,决定北上。

为赶上面试,第二天天还未亮,李佳颐就拉着行李箱离开了学校。高铁票和火车卧铺均已售罄,她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硬座。等待面试期间,李佳颐和其他学生闲聊时,才发现来面试的学生学历都比较高,和她聊天的就是一位人大的研究生。“说实话,当时心里就没底了,但后来发现面试官都非常和善,心里也就放松了。后来面试官当场认可了我的能力,那种感觉大概就是心从地狱到天堂。”

在新华社实习的日子

“新华社的主楼新闻大厦是二环内允许修建的最高建筑。天气晴朗的时候,站在顶层远眺,甚至可以看到中南海”。李佳颐说。

刚开始实习,李佳颐还觉得工作简单轻松。但是深入实习之后,她渐渐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办公室里的老师看起来都很平常,但其实他们都不显山露水。直到有一次老师做设计时我在旁边围观,才知道需要学习的太多。”

关于实习经验,李佳颐说:“跟对实习老师非常重要,他会是你在工作中接触最多的人。能不能真正学到东西,既要看自己努不努力,也要看老师愿不愿意教。”看到自己参与的作品带上自己的名字,在新华社的媒体平台上放出来那刻,除了内心的喜悦,李佳颐还暗暗下定决心要更努力的学习。

一个人在首都实习并非一帆风顺:寻找合适的租房、高额的生活费用、紧凑的生活节奏、独当一面的生活体验,都给了她许多压力。她曾在社交网页上记录道:“在北京拥挤的地铁里,会觉得生命如蝼蚁。每个人心里都有故事,或喜或悲或嗔或癫,却都化成一张面无表情的脸,随着颠簸呼啸而过。”但这种经历,反而又多了一种独自闯荡江湖的豪迈。正如她写给自己的文字:“如果有人将今夜写成歌,我就放胆把南风当酒喝。”


 

感受“红旗漫卷西风”

——重走家乡长征路

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为更好的将长征精神铭记心中,我校14级学生张露露、何鑫在暑期重走了位于宁夏的一段长征路。

张露露和何鑫走访的西吉县和固原市,均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六盘山西麓。在这里,她们参观了固原市的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西吉县的长征博物馆、红军长征纪念园及单家集,并拜访红军老战士。

“固原市历史悠久,唐朝时王维曾路过此地并写下“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的名句。”张露露和何鑫提前对这座城市进行了多方面的了解。

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是她们在固原市的主要目的地。参观过程中,她们在行军物品的展示柜前驻足良久,“当年红军随身携带的大多是厚重的木质枪栓、土质地雷、生锈的医疗器械、单薄的衣物,但就是靠着这些落后的装备,红军取得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何鑫不由慨叹革命的不易。纪念馆顶楼有座吟诗台,可以看到固原市的风光。“当站在六盘山顶吟诗台时,我们似乎能感受到毛主席“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的豪迈。放眼望去,一片郁郁葱葱;大好河山,怎能不让人心生“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的感慨。”高中时历史的积累加上日常相关书籍的涉猎,张露露对中国现代史多有了解。纪念馆里一件件陈列的物品都让她不自觉地联想红军长征境况,吟诗台上的风景似乎让她更能触碰到往昔红军长征岁月,对红军长征有了更切实的体会。

“此次重走长征路,让我们重温了红军长征的伟大历史。作为被这片红色土地养育着的青年一代,我们的身上有着无法抹去的红色基因。这个基因,是责任更是使命。需要我们年轻人将红色精神矢志不渝地传承下去,坚定信念,苦干、巧干、敢干,创造这片红色土地的未来。”在实践结束后,何鑫在实践报告的结尾写道。

 


湖大七色光团队暑期的支教时光

今年暑假,曾意等同学参加了我校政法学院的七色光支教团队,在宜昌市远安区为当地留守儿童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课业辅导。

团队成员有如曾意的学霸型,也有像邓桂婷一样擅长书法、音乐、绘画等的才艺型,成员相互补足。此外,在支教过程中,我校学生还和来自大陆各地和港台的高校生,及远安当地的高中生相互合作,完成支教。

直至第一周结束,志愿者们烦恼不断。

“小孩子真难管,尤其是一帮熊孩子。”曾意感慨着,班里孩子喧闹说话是常事儿,有的甚至在教室里做有难度动作--双手撑地,侧着翻跟头。班上纪律成了一大难题。

“调皮的调皮得不得了,而安静的又表现出一种不合群。”志愿者忆起,“我们班有个小男生,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和外公外婆一起生活。他爱笑,但从不讲话。和我们的交流时,除了点头就是摇头。我和学妹努力了一个月,才从他嘴里撬出一个嗯字。”如何让这样的孩子“嗨”起来,成了志愿者商讨的重点。

罗欣怡对自己的有些懊恼:“一开始上文化课的时候真的是毫无经验,自以为准备了很多有趣的东西,下面的学生却听得哈欠连天。自以为准备了丰富的知识,却发现讲二十分钟就结束了。”在支教过程中,他需要背着电脑走40多分钟的路程赶到教室,脚上水泡起了又消,消了又起,加之不习惯当地伙食,刚去的几天很是难熬。

渡过适应期,志愿者渐把握住节奏

“越到后面,小孩子们和我们越亲近,可能也有第三周家访的原因。孩子们喜欢贴在我们身上,抱一抱,拉拉手。我们一起拍照,唠唠嗑,感觉距离拉近了许多。”师生间感情近了,管理也相对得心应手。

对于课程,周甜说道:“精心准备每一份PPT,查阅我不懂的或是记忆模糊的地方。他们现在所经历的就是我走过的路,作为大姐姐总想给他们说说外面的世界,谈谈不够成熟的世界观。”

支教活动中,志愿者们私下称自己班的小孩为“我们的孩子”,远安的生活条件并不艰苦,但支教活动并不轻松。有志愿者写到“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不在是一个只会被家人和朋友照顾的小女孩。”

温柔的片刻时常发生,有时候志愿者忙到没有时间去吃饭,总有几个学生跑过来拉他们说,“老师,吃饭了,你不吃我就不吃。”

尽管支教活动结束了,但现代通讯设备给远程交往提供可能。每个希望家园的班级都有一个社交软件的群,群里每天都热热闹闹的。支教老师和孩子们谈论着自己的近况,感情和教育都在继续。

版权所有©湖北大学 2016 湖北大学党委宣传部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政编码:430062 鄂ICP备05003305图标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