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等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端论坛在湖北大学举行 向正鹏/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明海英 通讯员吴珊 韩凯 魏旭平 李逸)10月19日——20日,高等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端论坛在湖北大学举行。湖北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赵泽刚、湖北大学党委书记尚钢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努力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办法
正值湖北大学楚才学院建院十周年之际,论坛汇集国内教育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就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开展学术交流。
赵泽刚在开幕式致辞中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流本科教育的重大任务,是引领示范性工程,也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落脚点。湖北高校将继续努力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办法,坚持面向国家战略,服务国家重大需求;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弘扬科学精神和大学精神;拓展国际视野,加强国际合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学科交叉和本科教育。
尚钢表示,探索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是当前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历史使命。在湖北大学楚才学院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十周年之际,此次论坛的举办就是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通过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共话改革热点,共享实践成果,促进思想交流碰撞,进一步增进互动交流、拓宽改革视野、破除发展壁垒,不断为高校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贡献力量。
据悉,湖北大学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十年来,作为湖北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特区”,楚才学院坚持通识教育为基础,个性化专业教育为核心,宽基础精专业的分段式教育教学模式,探索建立了由综合导师制、自主选择专业、个性化培养、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激励制度等为核心内容的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机制,构建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艺术体育相渗透,学科基础、专业核心、专业方向相结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探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论坛分为主题报告和经验交流两个环节。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张力,中国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原司长钟秉林,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别敦荣,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教务部原副部长卢晓东等分别就“加快教育现代化”“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题作了大会报告。浙江大学、上海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湖北大学等高校代表作了经验交流。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原司长钟秉林提出,拔尖创新人才应该具备博专结合的扎实的知识基础;以创新能力为特征的高度发达的智力和能力;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自由发展的个性;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崇高的献身精神;宽广的国际视野和强烈的竞争意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钟秉林分析,对教育发展方式本身而言,中国教育发展水平已跨入世界中上行列,但人民群众享受高质量教育的迫切需求与优质教育供给短缺且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阶段特征;从外部来说,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及其伴随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倒逼国内高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争取培养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素质人才以主动适应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放眼国际,人力资源和教学资源的跨国流动加速,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在传播中融合,这对国内高校借鉴国外优质资源是个难得的机遇,同时也要求我们拓展国际视野,加强国际化的战略思维,尤其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过程中要注重他们的多元文化理解能力,交流沟通合作能力和语言运用的能力。
“要应对实际挑战,最后落点还是要落在如何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因为实际上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功能和重要使命。也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涵。”就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举措,钟秉林认为国内高校应当抓好大学内涵建设,要跳出学校看学校、跳出教育看教育,拓展办学视野,精心科学谋划,深化综合改革。他指出:“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核心功能和内涵建设的基本任务,而本科人才培养是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和声誉载体。我们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一定要加强系统研究和顶层设计,不断地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多样化的改革探索。”钟秉林强调,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现今没有任何模式成功到可以完全复制,需要国内各大高校的积极探索。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别敦荣作了题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视野”的报告。别敦荣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思维定势、新视野、背景、土壤、条件、策略6个方面,全面阐述了当前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观念和方法。别敦荣表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在现在和在未来的中国社会显得尤其重要,现在和未来的中国越来越具备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条件。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教务部原副部长卢晓东在会上作题为“颠覆性创新的关键——困境与挑战”的报告。他认为,经反复训练后的学生只会对现有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特别熟练,不会再去探索新事物。他主张“惑不可轻解”,在学生有一定基础之后不要继续加强训练,而是让学生在困境中用自己的方法寻求答案,借机做出颠覆性创新。“困境和悖论其实是揭示人类思想本身不可能想到的东西最珍贵的契机。”卢晓东建议,楚才学院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应当打破固定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法的核心就是由老师设置悖论把他们带入“为伊消得人憔悴”困境之中。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张力作了题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报告。报告中,张力深度解读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总体要求,剖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本形势和政策要点。他强调,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对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做出的重点部署,展望21世纪中国人的学习和教育,更有理由增加教育的公平性,让亿万群众更加满意。
原文链接:http://www.cssn.cn/gd/gd_rwhz/xslt/201810/t20181022_4721413_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