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寒食时节。空濛濛的细雨如同上好的绢纱,一层一层地铺开、延展,四月初的微风挟带着冬雪的最后一丝冷意,缓缓地从四面八方抚来。仿若一双清凉而温柔的手,爱抚着世间万物生灵。雪堂在这雨的映衬下,更添了一分趣味,倒不似隆冬腊月时一般,有种孤高的气质了。在这种雨中,似乎没有什么会显得特别刚强,万物都仿若被打上了一丝柔光。寒食恰逢清明,正是农家一年之中最宝贵的日子。农夫在田里忙着春耕,妇孺稚子也各司其职,...
挂青须的栗树,青须急于告别出入舞会的谷子,田间倒伏燃烧一般的旷野,依仗暑伏的狂野夜很深很静偶尔遐想会忘掉呼吸呼吸会打扰夜的休息蝈蝈、蟋蟀喧嚣着的不知名小虫玻璃杯、坚果壳卑微着的不值钱的物什躁动一整夜的夜偶尔看看繁星被炙烤的沥青,延续侏罗纪的辉光糖浆浓稠的橡胶,是白色的眼泪沉入海底融入地壳,砂的使命水无彩但斑驳鱼尾轻抚着堤岸堤岸碎成银色的鳞纹水虿、翠鸟被甜甜的腥味吸引捕虫笼、聚光灯深谙猎物出没的...
早晨不早,太阳挂树梢。炊烟袅袅,何处饭已焦。青砖瓦房,尽头是红墙。秋高气爽,河边芦苇荡。老人垂髫,看蜻蜓逍遥。金黄水稻,谷穗肆意摇。丹桂飘香,撷来做甜汤。柿子熙攘,冬日也成霜。日头正好,茶楼把天聊。风过悄悄,老板微微笑。少年张扬,久不回家乡。笛声悲伤,只余泪两行。大城小城,匆匆闯一程。百味人生,雁过留残声。街头巷口,人群皆温柔。情歌几首,如饮壶老酒。闲来寻花,徒手采一扎。几簇蒹葭,遮住白色沙。...
我最早接触到诗,其实并不是小学时必背的古诗六十首,而是在书上看到的这篇金波爷爷的《通红的柿子》。当时正值秋天,爷爷家院子前面正好又有一颗大柿子树,柿子树前就是一大片麦田。当时的我顿时感觉自己和这首诗产生了某种联系和共鸣,对自家的这棵大柿子树也产生了一种莫名的骄傲,仿佛它就是金波诗里的那棵柿子树。我花了一整个秋天去观察家里这棵柿子树叶子的飘落,观察柿叶飘落到了哪里。我甚至求着爷爷留一颗柿子挂在树...
我是一个曾经生活在关中的人,厚重的黄土和高亢的秦腔一度成为我儿时最浓墨重彩的记忆。在我第一次读完《白鹿原》之后,我得出了一个令自己也感到诧异的结论——原来我从未真正懂得关中。《白鹿原》把我原已熟悉的生活从记忆中剥离,置于一个我可以冷静观照的视界上,于是,从渭河平原五十年的变迁史中,我看到了中国农民在时代洪流中的生存奋斗与飘摇起落。历史常常因其深邃宏大而显得难以捉摸,但是对于白鹿原上的农民来说,...
湖夜冬深晚风寒,提柳拂岸水潺潺。帆舟通江星点点,一轮孤月挂银盘。游客漫步行绿道,雨塑风雕绕栅栏。渔叟罟网捕沉鳜,曲江诗船唱晴川。(作者系教育学院退休教师
云遇和风,竹透微煦,眼下是春天。山脚炊烟无影,山腰老人步步拄行。一朵野花在石缝里低垂,我看见了她头顶的青空,却看不见她脚下的根须。干涸挤进河床,从容地找一块礁石,用白袍铺满。心中虔诚澄澈,等着上天送我几颗云的种子,去生根发芽,去归于尘埃。蓦见日暮迟来,合上衣襟,心满意足地缓步返行。在林中,我留下了我自己,听那些,茶、禾苗和瓜果的故事。这一次,我将自己打开,群星如马穿啸而过。(作者系 2020 级汉语...
《人间草木》,作者汪曾祺,这本书记录了他生平的所见所闻,以及与许多草木植物的故事。汪曾祺擅长写“小物”,从春花秋果写到鱼虫鸟兽,从人间草木望到世间风物。他从不屑于抓写作的主旨,导致他手中的笔常常恣意放流。实话说,比起鲁迅的散文来说,《人间草木》里的每一篇都太“简单”了。汪曾祺不会讽刺挖苦,也不会隐喻,他的文字里流露出的是他对花草鱼虫的怜爱,对小人物的关切与感怀。每一种情感的释放都是直接的,不加...
老爸,你好呀!我们平时联系得很少,不及跟老妈天天微信发信息,三两天就打视频。我们之间总是一个月联系那么几回,有时候甚至一个月都没有联系。但是我的心里还是无比挂念着您,老爸。之前总是跟人说你对我的好,你对我的疼爱,无条件的支持以及信任。小孩子总有些炫耀的心理,而你就是我炫耀的最大资本,你给予的所有让我感受到我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不仅仅是小孩子,成年人也会有炫耀的心理,至今,您依然是我炫耀的...
《情书》这部电影之前我从未看过,只是它恰巧在5月20日这个比较浪漫的日子在中国大陆重映,于是我怀着一颗憧憬期待的心走进了影院。通过这个名字,我原本想到的只有单纯的青春懵懂的感情甚至是只有爱情,可是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觉得,情书的情,不只只是爱情,还有亲情,友情,甚至于对陌生人的感情。当然了,感触最深的还是爱情和亲情。这个故事大概讲述的是:一封原本出于哀思而寄往天国的情书,却出乎意料地收到同名同姓的...
版权所有©湖北大学 2016 湖北大学党委宣传部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政编码:430062 鄂ICP备05003305图标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