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沙湖墨韵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沙湖墨韵 > 正文

晨曦里的灯光

来源:湖北大学报 作者:李昕怡 编辑:邓银铖 时间:2025-04-09 字号: 【大】 【中】 【小】

万籁俱寂的街边,一盏灯光悄然亮起。这家名叫“臻好吃”的早餐店,正是张叔和李婶这对早餐夫妇数十年如一日工作的地方。

凌晨三点准时起来准备食材,营业到中午,短暂休息后收拾门店,晚上五六点吃第一顿正餐——这是这对早餐夫妇多年来的时间表。

深秋凌晨三点的街头格外清冷,在瑟瑟秋风中,他们准时起床,默契地开始和面、熬粥、准备食材。厨房里,灯光映照着他们专注的面庞。

“刚开始搬来这边的时候,生意真不好做。”张叔停下手中的活计,目光穿过蒸腾的热气,似乎穿越回了那段艰难的时光。

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像是被记忆中的风浪轻轻拂过。那时候,新店的招牌还不够亮眼,街道上行人稀少,他们的早餐店就像一叶孤舟,在茫茫商海中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锚地。

“那时候,每天早上忙活完,看着冷清的店堂,心里就不是个滋味。”张叔的声音低沉,带着几分沧桑。李大姐在一旁默默地听着,偶尔补充几句,“但我们没想过放弃,想着只要手艺在,总有一天会得到大家的认可。”

张叔的眼神渐渐坚定,我也点点头,回想起那阵子夫妇俩刚营业不久,推出了优惠活动,总会在店门外吆喝路人进店品尝,每当顾客说起什么不足之处,他们就在旁边认真倾听,并一步步改进。就这样,日复一日,他们早餐店的好口碑逐渐在邻里间传开了,生意也渐渐好了起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空渐渐亮了起来。店里的灯光与晨曦交相辉映,仿佛在诉说着这对夫妇的辛勤付出。

“我们做的不仅仅是早餐,更是对生活的态度。”李婶的话语中透露出坚定与执着。我想正是这份态度,才能让他们在困境中不断前行。

原来,张叔和李婶年轻时曾在一家酒店工作,后来因为企业改制,他们选择了自主创业。经历过无数次的搬迁,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对美食的追求。这份坚持,源于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梦想的执着。

五点,早餐店准时开门。早晨务工的人民陆续到来,热气腾腾的包子、各式各样的面条、香浓的豆浆、鲜美的小菜,一一呈现在顾客面前。

忙碌的身影,熟练地操作。张叔和李婶在厨房与餐桌间穿梭,时而微笑着与顾客交谈,时而低头忙碌。

午餐时间,他们终于有了短暂的休息。张叔靠在椅子上,疲惫却满足。李婶则细心地整理着账本,盘算着明天的食材采购。

片刻休息后,只见张叔带上钓鱼用具,买了三两块饼干,准备出去。

“三点钟起床,忙活到中午还能有精力去钓鱼,我最佩服他。”妻子李婶这样形容他。

当被问到“忙碌了一个早上还有精力去钓鱼吗”,张叔的眼睛顿时一亮,那光芒仿佛穿透了疲惫的阴霾,显露出一抹孩童般的兴奋与期待。

他轻轻笑出声,仿佛在分享一个只有他自己知道的秘密:

“钓鱼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休息,更是一种心灵的洗涤。在河边,我可以放下所有的忙碌,静静地等待,那种感觉,就像是与世隔绝的宁静,让我重新充满能量。”

夜幕降临,缕缕炊烟升起,我看到他们正筹备着今天的第一顿正餐。厨房里,灯光柔和而温馨,张叔熟练地挥舞着锅铲,而李婶则在一旁细心地摆放着碗筷……他们相视一笑,那笑容里,有辛酸、有喜悦,更有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作者系2022级新闻学专业学生)

版权所有©湖北大学 2016 湖北大学党委宣传部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政编码:430062 鄂ICP备05003305图标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