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的掌纹爬上灰墙,复古红窗在绿意里捉迷藏。夏光斜切檐角的刹那,碎影跌进藤蔓,摇晃成星芒。红窗棂框住旧时光的剪影,绿爬山虎续写夏天的诗行。光影在墙垣织锦缎,红与绿,于岁月深处对望。学子脚步踏碎一地光斑,笑声藏进藤蔓的角落里响。建筑沉默,听光与叶私语,诉说艺术与时光的重量。直到暮色漫过红窗,仍见光在藤蔓间,织梦到天亮。(作者系202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
爷爷和奶奶住在连队里的一个小院子里,那里充满着我对童年大部分的回忆。记忆里,爷爷是个不善言辞的小老头,在爷爷家,院门口有个横倒着的木桩——那是爷爷的座椅。母亲告诉我,在爷爷家待得最久的一次,是我断奶的时候。小小的我从妈妈的怀抱里去往了奶奶的怀中。我看着母亲哭着离开,爷爷抽着旱烟坐在木桩上,笑着挥手。自我有记忆起,在爷爷家待着也鲜少有爷爷的陪伴,我总是躺在客厅的木椅上看着电视,而爷爷总是和他的朋...
春天写给大地的最后一封情书,是淡紫色的楝花。那是一个慵懒的午后,我坐在行驶的车中,车窗外的景色如流水般掠过。忽然,一抹淡紫混在几条明暗不同的绿色光带里闪过,尚不明晰的倩影却在我心头泛起难以磨灭的涟漪。当晚,我竟在《红楼梦》里读到:“楝花谢尽,花信风止,此时春光已老,夏至未至。”那一刻,仿佛被命运轻轻击中。书里的花沾着油墨香生生挂上枝头,它的名字在我嘴里打着转儿,像入口的青柑炸开一股难言的酸涩,...
《爱的教育》宛如一汪清泉,在喧嚣的世界里流淌,轻轻荡起人们心中的涟漪,唤醒那些沉睡已久的关于爱的记忆与感悟。这部以意大利小学生安利柯的日记为线索的作品,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华丽堆砌的辞藻,却用最朴实的文字、最真实的日常,编织出了一张关于爱的大网,网住了每一个读者的心,让我们在平凡的故事中,真切地感受到爱的力量与温度。初读这本书时,便被书中那浓浓的亲子之爱所打动。安利柯的父母用他们的言行,为...
周日晨曦铺新园,满窗花影高低。值班坚守志难移。墨香盈满室,书页展真知。常念育人肩头任,愿将心血倾之。且看桃李待春时。他年花绽放,欣慰自成诗
邮筒吞下最后一片樱瓣雨水煮沸泥土发皱的春天流入沟渠蒲公英飞向日益明亮的太阳藤蔓爬上七楼窗棂触须探测攀升的温度晾衣绳绷紧衬衫朝东南方微微鼓起蝉鸣在正午划破寂静细密的气泡扰动冰镇的汽水行道树抖落鳞片状的影子被车轮轧成细碎金箔有人路过,无人拾起时间在枝头恍惚一瞬候鸟遗落的羽毛卡进空调外机墨绿的树叶沿着栅栏宣告夏日开场(作者系2024级物理师范专业学生
千古流年,朝代更迭。从天朝上国的荣耀,到落后之辈的屈辱,从陷入国难的悲哀,再到泱泱大国的涅槃,无数子民忍辱负重、嘶吼前行,中华民族才得以重振旗鼓、再迎荣光。杜鹃啼血,听闻政治之强音。时代沉浮,社会黑暗,美雨欧风,顿起沉疴痼疾,且看鲁迅以笔为武器,在一篇篇小说与杂文中直陈时弊,不愿受礼教摧残的“狂人”,成为封建伦理牺牲品的祥林嫂,吃着革命者人血馒头的愚昧之民……字里行间仿佛渗着血泪,字字句句化作...
纵观历史千年,俯仰上下,任何苦难都打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在冲锋号角中托起一个站起来的民族,在断壁残垣中仍昶扬鲜艳的五星红旗。正如毛泽东曾挥笔写下: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欲载岳岳千仞之气概,必先具谡谡松风之德操。汉武帝面对群臣直谏,展现了决心与勇气,说出“寇可往,我亦可往。”文天祥于白日在旷野中飘然一身,峭风梳骨,于暗夜在孤舟里茕茕独卧,辗转报国,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老舍笔下的鼓书艺人欲唱还休,艾青诗中的诗人用嘶哑的喉咙高歌,穆旦作品中的人物以带血的手拥抱。在现实面前,三者都有冲破世俗的意念,而鼓书艺人选择了缄默,后两者则选择了以实际行动表达自我。这两种选择看似对立,但实则都是个体对时代的回应。当黑暗笼罩大地,有人选择缄默以蓄力,坚守内心信仰,有人选择歌吟以震响时代,用歌声传递希望,而我认为应当在缄默中积蓄力量,在歌唱中传递希望,共同谱写中华民族百折不挠、...
回望中华民族的发展史,这是一部在苦难中坚守希望、在动荡中眷念故土、在危亡中勇担使命的奋斗长卷。老舍笔下开不了口却渴望歌唱的艺人,艾青诗中用嘶哑喉咙歌唱的鸟儿,穆旦笔下带血拥抱的坚定,都传递出一种深沉而炽热的情感——赤诚之心。这份赤诚之心,是刻在民族基因里的生存智慧,是熔铸于文化血脉中的精神火种,更是支撑中华民族跨越千年风雨、铸就不朽魂魄的力量源泉。赤诚之心,是困境中对希望的坚守。老舍《鼓书艺人...
版权所有©湖北大学 2016 湖北大学党委宣传部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政编码:430062 鄂ICP备05003305图标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4号